Logic 推出“Octopus”悬挂式机器人 助力仓储拣选效率
原创 2025-09-15 10:21 南山 来源:AGV网在仓储自动化技术持续加速演进的当下,美国 Logic, Inc在 2025 年 9 月宣布推出其最新产品 “Octopus”——一款悬挂式(overhead)工业机器人,旨在彻底变革仓库与物流枢纽的拣选(picking)与检验(inspection)作业方式。此举不仅展示了货到人(goods-to-robot)拣选理念的又一次升级,也为仓储空间与作业效率的优化提供了新路径。本文将从产品特点、应用场景与挑战视角做专业解读。
Logic 是一家专注于自主、数据驱动型物流与仓储自动化解决方案的公司,其此次发布的 Octopus 机器人,被官方称为“仓储自动化领域的突破”。该机器人的核心创新在于其悬挂式设计:与传统的地面移动或固定机器人不同,Octopus 挂载在仓库天花结构上,不占用地面空间,从而释放物流中心的地面作业面积,可将静态装卸区转变为动态多用途互动中心。
Octopus 的另一大亮点是其多机械臂与多工装端执行器能力。每个机械臂可以独立操作,并搭载不同类型的夹具,如吸附式、夹持式或抓取式,用以处理不同 SKU 的包装形式与物品类型。更关键的是,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无需中断作业切换工具:配合 Logic 自主研发的托盘与传送平台,货物会自动进入最适合的机械臂工作区,即使面对混合包装类型或不同商品尺寸,也能由对应的机械臂直接完成任务,大幅缩短作业延迟,提高拣选速度与系统连贯性。这种“悬挂多臂作业”模式,为仓储行业带来更高的灵活性。
在系统控制与智能配合方面,Octopus 使用 Logic 的专有 Interface Network(LINK),结合 Link Item Master 模块,以及重量传感器、图像识别与条码扫描等技术,实现从入口到出货全过程的追踪与校验(real-time tracking & validation)。这样的配置不仅提高了库存精度和透明度,也能在入库检验、出库检验环节中减少人工误判或遗漏。因为每个货物经过视觉图像识别与条码/标签比对,同时结合重量传感器验证,大幅提升质量控制能力。
在仓库适用性上,Octopus 被设计为模块化与适应性强,既可用于传统“旧仓”,也可用于新型微型配送中心。对于需要重拣选、混 SKU、快速响应订单变化的电商、快递、零售业态尤为有利。美国 Logic 表示,该系统能够在装卸区(loading dock)等出口/入口频繁的节点,直接用于包裹或货物的检验与拣选,不仅提高吞吐能力,也减少中间搬运与手工操作环节。Robotics & Automation News
不过,此类系统也面临若干实际挑战与局限。首先,悬挂式结构意味着对仓库基础设施(尤其屋顶高度、承重梁结构、天花板支撑系统)的要求较高。对旧仓或临时设施而言,改装成本与安装难度可能不小。其次,对于非常大或非常重的货物,工具臂的负载能力可能成为瓶颈;虽然多臂设计提高灵活性,但若频繁处理重量/尺寸超标的箱体,会带来疲劳与稳定性方面的问题。第三,混 SKU 情况下,货物形态多样、包装种类复杂时,对视觉识别与末端夹具设计的要求极高,算法与机械设计需不断迭代。还有物流系统整合方面,如与已有输送带、分拣系统、仓库管理系统(WMS)等的兼容性,可能为实施过程带来阻碍。
中叉网认为,Octopus 是一次有意义的创新。通过“goods-to-robot”与“overhead multi-tool arms”结合,Logic 在提高单件拣选速度、减少人工干预、提升空间利用率方面走出了一步。对于诸多中小电商仓库与都市分拣中心而言,这类机器人若能以合理成本部署,将可能带来成本回收周期上的突破。
Octopus 表明仓储自动化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
不仅追求硬件效率,更注重作业流程的连贯性与空间与时间的整体利用。对于物流与仓储企业,以及机器人集成商而言,评估此类创新技术的可用性,将不仅看工具臂数量或机器人速度,更应关注基础设施改造成本、维护与服务体系、算法与传感系统稳定性,以及与现场操作实际匹配度。随着自动化需求“从大规模工厂向中小仓、配送中心下沉”,具有灵活性与覆盖面的系统更可能获得市场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