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无人驾驶商用前夜 车企纷纷站队BAT

转载 2020-09-25 17:37 每日经济新闻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从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实车体验,到5G云代驾,再到自主泊车技术和Apollo未来座舱,百度在日前的“2020百度世界大会”上,用无人驾驶技术展现了未来出行的场景。

事实上,在汽车“新四化”浪潮下,不仅仅是车企,互联网公司也在竞逐无人驾驶这条赛道。除了百度之外,腾讯在2016年成立了无人驾驶实验室;阿里在2018年对外正式确认其正在进行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这意味着,BAT(百度、阿里、腾讯)三家互联网公司已经在无人驾驶赛道上集合完毕。

有分析认为,像BAT这样的互联网公司以技术实力为依托,在人工智能的研发与大数据的收集上更具优势,且对事物的发展更具有前瞻性眼光,逐渐成为无人驾驶领域的主角。正是基于此,众多车企纷纷选择与BAT进行合作。如在“2020百度世界大会”上,威马发布了其与百度共同开发的AVP自主泊车技术。

尽管当前无人驾驶的发展取得一定突破,但是其商业化的道路仍旧“道阻且长”。业内分析认为,技术的稳定性、商业回报效率、政策的支持都是无人驾驶商业化落地需要克服的挑战。

2020年5月,北京石景山路首钢园内,无人驾驶巴士现身 视觉中国图 杨靖制图

车企携手BAT布局无人驾驶

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汽车正逐渐演变成为未来出行的移动智能终端。早已参透这一趋势的互联网企业,更是早就意识到了无人驾驶技术的重要性。相对汽车产业链其他环节,无人驾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选择将其作为单独的项目进行发展。

当前,互联网公司在无人驾驶领域的发展普遍要快于车企。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在目前国内颁发的所有无人驾驶路测牌照中,互联网企业拥有的牌照数量占据了近三分之二的比重。以百度为例,其在2019年底就获得了150张无人驾驶路测牌照,在全国占比过半,其中80张牌照已经允许载人测试。

2019年发布的我国首份无人驾驶车辆道路测试年度报告显示,无论是测试车数量、总测试里程,还是场地测评等维度,互联网企业相比车企均处于领先位置。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车企选择与以BAT为首的互联网企业合作,以布局无人驾驶领域。

据了解,戴姆勒、福特、长安、江淮、比亚迪、一汽、奇瑞等数十家车企已与百度达成合作;长安、吉利、广汽等与腾讯达成了合作;上汽、福特、本田等车企则与阿里达成了合作。目前,几乎国内的所有车企都已与BAT中的一家或者多家达成合作意向。

对此,有观点认为,在车市寒冬的大环境下,利润微薄的车企很难承担高额的无人驾驶研发投入,而通过合作可以降低研发和测试成本。同时,无人驾驶还处于多元化试探阶段,车企与互联网企业进行合作是更合适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长安汽车与BAT均达成了合作协议。有分析认为,像长安这样的车企并不愿意“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BAT三家互联网企业各有所长,车企们希望借助他们不同的能力和优势来提升自己的实力。在这个过程中,车企不会完全偏向于其中某一家企业。

虽然都布局无人驾驶领域,但BAT的侧重点各有不同。百度无人驾驶初期阶段主要是“单车智能”路线,目前已形成无人驾驶、车路协同、智能车辆三大开放平台;阿里在无人驾驶研发上则选择了“车路协同”路线;腾讯在无人驾驶领域将自己定位为“无人驾驶系统完整的软件与服务提供商”,其日前还发布了智慧交通新战略“We Transport”,计划提供云端大脑和数字底座,实现人、车、路、网、云的连接。

商业化之路仍处探索阶段

尽管当前车企、互联网企业、创业公司等都在积极布局无人驾驶领域,但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无人驾驶的商业化落地还需要克服诸多挑战。比如,技术与场景的融合和渗透程度,以及自身造血的速度。具体而言,前者是指技术落地之后的使用情况,用户愿不愿意使用该技术;后者指的是商业回报的效率,即能否产生价值。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智能网联研究院博士朱雷认为,无人驾驶现阶段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技术,目前整个行业的技术和产业链均存在不成熟之处。

“技术的稳定性是实现无人驾驶的关键。由于无人驾驶从技术到落地不可能瞬间发生,所以运营需要早布局、早落地、持续开展。”文远知行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目前无人驾驶开始应用于Robotaxi、无人巴士等场景,并已初步具备商业化条件。比如,文远知行的Robotaxi车队已经向公众开放运营;AutoX则与高德地图合作,上海市民可以通过高德打车呼叫AutoX无人车;而宇通客车L4级别无人驾驶巴士和宇通智能驾驶公交U12也在运行中,目前试运营里程已超7万公里。

不过,在这些场景下,无人驾驶依然面临回报效率的问题。海梁科技CEO胡剑平称,规模化商用的前提是经营效率和经营收益率达到一定水平,但要实现这一点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此外,滴滴无人驾驶公司COO孟醒也表示,滴滴无人驾驶的车辆成本在100万元以上,而要想实现无人驾驶商业化,现阶段需要不断提高性能,只有性能基本定型后,才能降低成本。

“价格昂贵的无人驾驶汽车不容易实现大规模量产,但如果通过路车设施、一体化发展,让部分无人驾驶功能通过聪明的道路来替代,可以大规模降低成本,车载成本最高降幅可达到90%-95%。”中国公路学会无人驾驶工作委员会主任冉斌认为,车路协同的实现能分摊无人驾驶汽车的成本。

在百度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看来,随着政策环境发生改变,工信部以及很多地方政府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允许百度以及很多其他的科技企业合法在公开路面上测试无人车。他预测,无人驾驶五年后将全面商用,届时道路拥堵会得到很大缓解,城市不再需要限购限行。

在实现商业化的过程中,AutoX的创始人肖健雄认为,无人驾驶是一个典型的跨界融合行业,产业链条很长,需要众多参与主体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中逐步补上短板、走向成熟。任何企业都很难完全依靠自身全面覆盖整个无人驾驶产业链,并真正达到无人驾驶的应用,但是车企与技术公司深度合作、相互绑定,有希望达到商业化水准。

0 0

网友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