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世运,五度穿云!“海燕”无人机完成关键气象保障任务
转载 2025-08-14 09:53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近日以来,在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四川省气象局部署下,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海燕”Ⅱ型无人机已高质量完成了5架次成都世运会气象保障任务,成功获取关键气象数据,为精准预报天气提供重要支撑。
突破局限,万条数据“把脉”万千气象
成都世运会盛大开幕,赛事精彩纷呈。这是中国大陆首次举办该项国际体育盛事,备受全球瞩目。赛事举办期间正值成都汛期,川西高原及周边地区气候复杂多变,传统观测手段难以全面覆盖。“海燕”无人机凭借长航时和高原适应能力等优势,在高海拔和复杂气象条件下表现出色,为突破高原气象观测难题提供了支撑。
▲“海燕”无人机五度起飞护航世运会
为做好世运会气象保障工作,“海燕”无人机已累计完成五架次任务,搭载温湿廓线仪、气溶胶雷达和下投探空系统等设备,开展机动气象观测,累计航时超36小时,成功投放48枚探空仪,获取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等气象观测数据3.5万余条,为赛事气象保障提供了坚实数据支撑。
▲“海燕”无人机累计投放48枚探空仪,获取上万条气象数据
科技领航,赋能“智慧世运”新范式
在此次密集飞行任务中,“海燕”无人机连续获取的海量高质量气象数据,如同为成都世运会装上了“气象天眼”。通过搭载的下投探空系统,该无人机实现了不同高度精准释放探空仪,实时获取大气垂直结构数据,显著提升了强对流天气预警能力,大幅提升了短临天气预报的准确性。这些高精度数据已实时汇入气象相关系统,为开幕式、赛事场馆运行、交通调度及户外项目提供了精细化、高质量的气象服务保障,助力世运会顺利举行。
▲“海燕”无人机
“运动无限 气象万千”,本届世运会开幕式以这一主题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蓬勃气象。在这场国际体育盛会背后,航空科技力量正以创新之姿,为赛事保驾护航,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智造的实力与担当。
作为保障的中坚力量,“海燕”等多型无人机24小时待命,构建起全天候、立体化的高精度气象网络。未来,中航无人机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智慧气象服务向更多元场景延伸,以更智能、更精准的科技保障能力,为重大活动保障筑起科技屏障,为防灾减灾锻造智慧之翼,以创新之力护航美好未来。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护航世运,五度穿云!“海燕”无人机完成关键气象保障任务
- 航景创新FWH-1500亮相宁夏,300公斤吊运 + 5300米高海拔性能惊艳
- 技术赋能低空物流:羚控科技 XCD-160 助力重庆武隆首条无人机邮路成功运营
- 《中大型垂起巡检无人机维修保养技术规范》(T/AOPA 0087—2025)发布
- 响应国家战略部署: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牵头研制低空经济三项团体标准,产业链单位速来参与
- 展商速览丨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展商名录与平面图,一文掌握
- 关于征集参编《工业级无人机可靠性测试标准》起草单位的通知
- 中科晶锐亮相2025国际无人机大会,详解核心业务
- 同期活动丨东北证券主办的“翼”起金融,低空经济金融论坛,邀您报名
- 白鲸航线与中航工业计算所携手共创航空货运新纪元 ——W5000大型无人货运飞机航电及飞控系统成功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