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让每一粒瓜子,都被认真对待
转载 2025-08-23 20:45 极飞科技小时候,几块钱就能在小卖部拎回一大包瓜子,它陪我们度过夏日午后的昏昏欲睡,也点缀过冬夜里的闲话家常。
如今走进超市,你会发现,瓜子的价格区间变得很大,几块钱的瓜子依旧有,但也有卖到几十块甚至上百块一斤,用真空包装的罐装“贵瓜子”。
它们不是“价格刺客”,瓜子之间的差价,来自品质等级化,而品质背后,是农户在种植管理上倾注的心力。
“皮毛”光亮
收购价的分水岭
全国向日葵炒货高端产品原料 60% 以上来自内蒙古的巴彦淖尔市。
这座城市位于北纬 40 度的农作物黄金带,黄河“几”字湾的东北角,光照充足、灌溉便利,但河套平原的大面积盐碱地也有贫瘠和板结的难题,一度难以种植作物。
葵花所处的盐碱地和其板结的土壤
然而,正是这样的土地,却迎来了它的向阳花。
向日葵耐盐碱、抗旱、耐瘠薄,它不仅在此顽强扎根,还发展成当地最重要的特色经济作物,是全国最大的食用向日葵种植基地,而随着规模化经营与科技应用的推进,这片土地正孕育着更高品质的葵花籽。
盐碱地和它的向阳花
巴彦淖尔市的葵花籽,不仅籽粒饱满、 粒型大,并且“皮毛”光亮。
而“皮毛”恰恰是收购时最直观的标准。皮毛光洁、颗粒饱满的葵花籽,往往能卖上好价钱。若是被虫咬过、病害斑驳,哪怕内里依旧饱满,也只能被归到低等级的那一栏。
巴彦淖尔市当地的原味瓜子十分饱满
决定皮毛的,不只是土地和气候,也取决于葵花种植者的管理方式。
乌拉特前旗的王飞,种葵花已经 30 多年,自家有近 300 亩葵田。
他 16 岁便接过父辈的农田,当时唯一的农机是一辆 15 马力拖拉机。十多年后才升级到 25 马力的拖拉机,随着生产效率的提升,播种、翻地、植保作业的效率大幅提升,葵花包地也扩大到 300 亩。
如今飞哥家的拖拉机已经有100马力了
然而,在种植过程中,当葵花长到一米多高时,拖拉机便无法进入田间,葵花种植管理中的植保作业依旧是棘手难题。
品质的进步
也是科学管理的进步
2020 年前后,村里陆续有人开始用极飞农业无人飞机做植保。
王飞起初只是尝试雇飞手作业,却意外发现葵花籽的皮毛光泽明显改善,那年的葵花籽收购价比人工打药时至少高出 0.2~0.3 元/斤。
而当地葵花产业也在不断发展,葵花籽的收购价格差异也越来越大,普通葵花籽收购价常年在 2 元/斤以内,高等级的能卖到 3~4 元/斤,而优质品种如“同庆 6 号”甚至能达到 6.3 元/斤——收益相差数倍。
巴彦淖尔市遍地的葵花田
2022 年,他决定不再依赖飞手,自己买下了一架极飞农业无人机 P40,通过手机操控,半天就学会了。
30 多年的葵花种植经验让他对配药了然于心,自己掌控更放心。事实证明购机时机正好,不仅省下了雇佣费用,效率和效果也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
葵花种植季节正值酷暑( 5~8 月),在拖拉机因无法作业时,农户往往要背着沉重的喷雾器在烈日下来回奔波,不仅效率低,还容易中暑中毒。
使用农业无人飞机后,王飞算过账,高峰期一晚能完成 300~400 亩的打药任务,是人工的数倍,因此今年他干脆把设备升级为 P150 Pro。
飞哥和妻子李姐日常里会一起作业
而在葵花田里,时间和节奏尤为关键,每年5月,王飞会在播种后第一时间打上一遍苗前除草剂,防住杂草,免得它们抢走幼苗的养分。
到了 6 月,葵苗已经长得齐整,他便要开始苗后除草,同时提防地下虫害偷袭根系。
最忙碌的是 7 月,葵花陆续进入开花期,蚜虫、蓟马、钻心虫也在这个时候集中爆发,若不小心防止,则会在后期产生相应的锈斑。
因此,王飞格外上心,在开花前至少喷洒施药两遍,把虫害、病害压下去,还得掐准时间,避免开花时影响蜜蜂授粉。
处于现蕾期的葵花,营养生长与生殖并长的关键期
8 月进入抽盘、灌浆期,这是决定籽粒饱满度的关键阶段。
此时植株已高大茂盛,人工作业难度加大,需要借助农业无人飞机施叶面肥,尤其在灌浆后期,向日葵对钾肥需求显著增加,可以加速籽粒糖分积累,从而提升饱满度。
与此同时,病虫害防治同样关键。菌核病和葵螟若不及时控制,会严重影响产量并产生锈斑,直接影响籽粒外观。
任何一步的疏漏,都会在收购环节被放大成几倍的损失。
处于灌浆期的葵花如果防范不当易产生锈斑
以往,在烈日下背着喷雾器穿梭田间的日子里,不仅辛苦,漏喷、重喷几乎不可避免,如今有了无人机,管理节奏被把控得更精准。
如今,王飞熟练地操纵极飞 P150 Pro 在田间按航线穿梭着,并告诉我们,有农业无人飞机后,不用在田间穿梭喷药了,轻松多了。
飞哥说一般他配药,李姐操控飞机
另外,他一般会选在晚上作业,避开白天的高温,从而有效减少药液蒸发,确保作业效果。作业参数一般设在 3 米高度、6 米喷幅、6-7 米/秒的飞行速度。打不同的药剂,王飞也有不同的考量,除草剂通常兑至为 2 升/亩,杀虫剂则需兑达到 4 升以上,他说这样才能让药液细密均匀,叶片上下都被覆盖到。
正是在这样精准而细致的管理下,瓜子的皮毛更光亮,籽粒也更饱满,收购价自然比传统方式更高。
王飞还告诉我们,起初只是用农业无人飞机照料自家的 300 亩葵田,慢慢地,他把服务扩展到周边 10 到 20 公里的农户,为更多葵田带去效率和品质的提升。
飞哥和李姐正为自家的葵田进行植保作业
一开始,一些乡亲还对飞机打药持怀疑态度,担心药量不够、效果不明显,但看到葵籽真正长得饱满、皮毛光亮、卖价提高之后,很快就接受了。
如今,王飞和妻子分工明确,一人选药和配药,一人操控无人机,使整个田间管理变得更科学、更可控。多年辛苦种植的心血,也终于通过更高的品质在市场上得到了回报。
从童年记忆里几块钱一袋的瓜子,到今天琳琅满目的各价位产品,人们愿意为外形更好、口感更佳的原味瓜子支付更多。
这背后的故事,既是农业品质化发展的一角缩影,也是几十年向日葵种植者辛勤付出和农业科技进步的真实写照——通过无人飞机进行科学施药、精准管理,每一步都让种植更科学、收获更稳定。
巴彦淖尔市盛开的一株株向日葵
农业无人飞机飞过的田野,让每株向日葵都被仔细照料,也让农户的辛勤付出更清晰地体现在每一粒瓜子的光亮与饱满上。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12月,广州!低空经济贸易盛宴来袭
- 无人机让每一粒瓜子,都被认真对待
- 700多个极飞智能电动阀,“种”在干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上
- 能塞进背包的无人机,如何替电网工人“走钢丝”?
- 护航世运,五度穿云!“海燕”无人机完成关键气象保障任务
- 航景创新FWH-1500亮相宁夏,300公斤吊运 + 5300米高海拔性能惊艳
- 技术赋能低空物流:羚控科技 XCD-160 助力重庆武隆首条无人机邮路成功运营
- 《中大型垂起巡检无人机维修保养技术规范》(T/AOPA 0087—2025)发布
- 响应国家战略部署: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牵头研制低空经济三项团体标准,产业链单位速来参与
- 展商速览丨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展商名录与平面图,一文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