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无人机成新的坦克杀手?不要神话无人机,也不要小看坦克

转载 2020-10-29 11:39 丹书战史 来源:百家号

随着无人机技术逐步发展,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领域都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工业产品,无人机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在改变战场的交战方式,尤其是最近两年,在一些战区出现了无数的无人机作战案例,甚至一些民用无人机也被用来投掷或携带爆炸物。在这种新的作战模式下,曾经作为地面作战核心的坦克反倒被推上风口浪尖,坦克无用论再次成为谈论的热点。

首先承认一点,无人机的使用确实对战场起到了很大影响,这从近期的一些实战就能看出来,不过无人机就能彻底取代坦克成为新的战场支配者吗?这倒未必,且看坦克百年来的发展史上都经受了哪些挑战再说。

坦克,就是为了承受敌方火力打击而生。坦克出现在一战时期,也就是大约一百年前,作为一种新式武器装备,它的任务就是承受住敌方战线上火力的打击,同时用自身携带的武器攻击敌人,为步兵打开一条进攻通道。

坦克的使用必然促成反坦克体系的诞生,K弹、S弹、集束手榴弹这些初级反坦克武器对坦克构成了最基本的威胁,一战后期德军试图构建包括反坦克步枪和反坦克炮在内的反坦克体系,不过随着德军的投降,这些计划都成了泡影。

二战时百万大军共进退,坦克在工业的支持下茁壮成长。在二战前、中期,坦克所要面对的最大敌人大体上分为三部分,首先就是敌人的坦克,因为坦克本身就是反坦克的最佳武器,其次是以斯图卡俯冲轰炸机为代表的空中打击力量,然后还有反坦克炮(包括拖曳式和自行式)。二战后期单兵反坦克火箭筒普及开来,成为战场上新的坦克杀手,逼得坦克兵们把钢丝床什么的都一股脑堆在坦克身上。

其实从二战中就能看出,坦克本身虽然是陆战的中坚力量,步兵的许多战术都是围绕坦克或者装甲车这类武器展开,但是坦克本身承受打击和吸引火力的属性仍然非常强,相比于其他兵种而言生存能力并不会增高,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玩命。

但是话说回来,二战前的反坦克体系相对还不够成熟,大家都倾向于传统的反坦克炮,在二战的实战中打磨出了空地一体的反坦克体系,天上有攻击机,地面上有坦克、反坦克炮、单兵火箭筒(燃烧瓶、反坦克手榴弹这类装备虽然也使用不少,相对这几种而言破坏的坦克更少),此时的坦克本身就“四面树敌”。不过坦克本身往更加厚重的方向发展,主流思想是用装甲堆砌的方法提升坦克的生存能力。

二战后的5、60年代,坦克受到新的技术威胁,它们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反坦克导弹,前者依靠动能击穿厚重的装甲,后者依靠破甲弹的金属射流穿透坦克装甲。

这一时期坦克发展呈现两种思路,一种就是如豹一坦克那样的装甲无用论,既然装甲已经防不住反坦克武器了,那不如只保留基本的防御力,完全放弃对穿甲弹的防护,用高机动和先发制人的战术来提升生存能力;另一种思路则比较传统,不管是穿甲弹还是破甲弹,它们的穿甲深度总是有限的,那如何在坦克身上堆砌更厚的防护装甲呢?复合装甲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实现了以相对更少的装甲实现等量防御,事实证明这条道路完全可行,再配合间隙装甲,对地面反坦克导弹也有很好的防护效果(当然需要坦克是完全体状态下)。

70年代,复合装甲坦克思路已经得到各国承认,原本许多装甲无用论者也不再提及此事,不过坦克既然登上了陆战之王的宝座,遭到的挑战自然不会少,天空中出现了武装直升机。

与对地攻击机不同,武装直升机使用更加灵活机动,它携带的机炮、火箭炮和专业的反坦克导弹都能对坦克造成威胁,就连很多非专业武装直升机接受改装后也能具备不错的反坦克能力。单就坦克本身而言,单独应付如A-10攻击机这类对手存活的希望已经足够渺茫,应付直升机更是一大难事。此时考验的并非是坦克本身,而是以坦克为中心的整个作战体系,固定翼攻击机、武装直升机不管再厉害,它们也有弱点,也有克制它们的防空炮、防空导弹等,坦克只要与友邻部队紧密配合,双方互补长短,就能存活下来。

继武装直升机出现后,比较长的时间里坦克都没有再出现一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新式反坦克武器,直到无人机的大量普及,尤其是近年来智能技术加持下的新式无人机,坦克又多了一个挑战者。

关于无人机反坦克效率如何我们不做探讨,相信在单纯的坦克与无人机对抗时,坦克很难占到便宜,我们首先应该明确无人机如何反坦克。无人机反坦克无非还是以携带制导弹药为主,小型无人机携带爆炸物发起自杀式的攻击也是可行的方案,其他就没什么比较普及的方式了,所以大中型无人机反坦克,飞机本身只不过是一个新式的运载平台,和武装直升机、对地攻击机携带反坦克导弹等基本作战方式差不多,差别主要是运载平台。

凭借现代科技,无人机实现了远程遥控飞行,兼顾对地搜索、导引弹药等多项功能,而且无人机似乎也出现了大、中、小的划分,大者如美军捕食者无人机,小者如我们国产的某疆无人机。

接下来我们简单分析一些实际使用的案例,来看看无人机在战场上到底是不是无敌一般的存在。

MQ-9“死神”无人机相信大部分人不会陌生,这种无人机在本世纪初就已经成名,并且是参加实战最多的大型无人机之一,它能携带“海尔法”空地导弹、激光制导炸弹等武器,这种飞机在中东地区很活跃,用来反坦克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那么“死神”用起来怎么样呢?答案是很好用!不然英、美军队也不会买了又买,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死神”其实是以欺负没有还手能力的伊拉克、阿富汗等国家为主,这些国家的国防体系已经崩溃或者妥协,压根没怎么搭理这些在天上飞的“死神”。

“死神”很嚣张,偏偏遇到硬碰硬的伊朗,关于这方面的新闻就不赘述了,总之伊朗不仅把“死神”拉下地,就连新式的MQ-170无人机都想办法在伊朗方面的操控下降落,这简直就是打脸无人机,一架几乎完好的先进无人机“投敌”,这种操作是由伊朗完成的,可想而知在国防体系完整的国家面前,无人机如果没有得到诸如隐身技术的加持,在防空体系和网络部队的对抗中还真做不到一边倒的压制,别说反坦克,自己要先保证不被地空导弹击落。

接下来再说回前不久的地区冲突,有效载荷55公斤的TB2无人机算是中小型无人机吧,作为一种小有名气的无人机,这种飞机也没能避免被击落的悲剧。这场战斗中无人机确实完成了许多漂亮的对地攻击,包括坦克、火炮阵地在内的很多目标都命丧其手,但无人机自身也没能躲过地面防空火力的打击,不时有无人机被击落的报道。

仔细分析冲突的两个主要角色,两个国家不管是国土上还是实力上都不是大国,没打多久就开始征召退役老兵等人员上战场,这样的两个国家建立的国防体系都不完善,从实战表现来看,双方都缺乏系统性防空力量,或者说这种能力很差,缺少防空炮、防空导弹、对空搜索雷达,一些电磁干扰设备也陈旧无法使用,这才造成双方的无人机互相攻击对手的地面部队的局面,地面部队只能默默承受这一切。

如此来看,这次战争能说明坦克就此没落了吗?显然是不能的,无人机只是丰富了战术手段,它的出现对一些小国而言就像给他们每人一把刀,却没有给它们防御的盾牌,双方都只能用血肉之躯硬碰硬。

话又说回来,假如交战某一方有足够的空中力量,又有完善的野战防空体系,各种地空导弹、自行式防空炮、便携式防空导弹等数量充足,还有电磁干扰设备,现有的无人机还能肆无忌惮的到坦克阵地上扔炸弹吗?恐怕起飞不久就被侦测到,顺带连指挥部一起被端了。

无人机的普及丰富了对地打击的战术手段,就像一战的机枪一样,双方都有机枪的情况下,不过是双方人员死伤更多罢了。作为地面战斗的核心,坦克仍然是交战中承受火力攻击和输出火力的重型武器,航空武器一直都是坦克的克星,将来肯定也是,但无人机无法替代坦克承受地面机枪的扫射,大部分时候无法及时打掉对面坦克和装甲车。

无人机和坦克作为作战体系中的两种不同武器装备,它们在常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的战术准则,仅从目前来看,坦克这一重甲武器暂时还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但它确实越来越依靠友邻部队的协助,否则谁都想冲上去“啃一口”。至于无人机的发展,恐怕步兵单位使用的小型、微型无人机将会是另一大亮点,也许未来无人机将会成为步兵班的标配,那时候战术如何发展又是另一回事了。

0 0

网友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