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用无人机+警用巡逻车 边境村寨防疫宣传出新招
转载 2020-02-17 14:57 龙琼燕 王毅 来源:云南法制报“波龙、咪龙(傣语大爹、大妈称呼),不串门、不走亲,房间勤通风,人员勤洗手。”疫情发生以来,每日8时,普洱市孟连县勐马镇勐啊村上空会准时响起警用无人机广播。这是勐啊边境派出所党员民警岩克相通过无人机喊话器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勐啊边境派出所辖区勐啊村地处中缅边境,与缅甸山水相连、阡陌相依,主要居住着傣、拉祜、佤族等少数民族群众。长期以来,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少数民族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看不懂汉字、听不懂汉语,多靠口耳相传接收信息。因语言不通,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这些群众防控意识相对薄弱、容易出现防疫宣传的盲区、死角。
对此,勐啊边境派出所充分发挥警用无人机和警用巡逻车广播陆空一体化传播辐射面广、高效便捷推送及时、保持距离避免人员接触风险的优势,在党员突击队中挑选精通傣、拉祜、佤族语言的民警,将疫情防控知识和当地党委政府政策要求,翻译成辖区群众听得懂且简短易记、朗朗上口的少数民族语言,第一时间在村寨间巡回广播,打通了边境村寨防疫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以前哪里想得到,待在家里少出门,就是为防疫工作作贡献。”勐啊村村民岩嘎表示,派出所的广播宣传,用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让他掌握了基本的防疫知识,每天响起的广播让他很有安全感,也对战胜疫情更加有信心。
该所民警岩克相介绍,通过该所无人机和巡逻车双语广播宣传,辖区内尚未发现聚餐、聚会、串门等人员聚集现象,村民面对疫情能做到不传谣、不造谣、不恐慌,从外地归来的人员能主动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和公安机关的检查。
截至目前,该所的广播宣传已覆盖辖区3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1.1万余名群众。下一步,他们还将根据有关政策要求,进一步完善、录制防疫常识,将疫情防控政策及知识传播到辖区每家每户、每个角落。
“疫情就是检验我们单位全体党员的一面镜子,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保卫战,用实际行动为党旗争光添彩。”勐啊边境派出所负责人邱云坚定地说。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无人机让每一粒瓜子,都被认真对待
- 12月,广州!低空经济贸易盛宴来袭
- 2025深圳应急展|盛大开幕!卓翼智能受主办方邀约携核心装备重磅亮相
- 亿航智能积极参与中国民航局大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管理试点工作,加速推进无人驾驶eVTOL规模化商用进程
- 科技赋能,守护水安全:航天宏图水利遥感SaaS服务平台,让治水更“智慧”
- 700多个极飞智能电动阀,“种”在干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上
- 纵横大鹏无人机参与甘肃榆中县山洪救援
- 能塞进背包的无人机,如何替电网工人“走钢丝”?
- 中科云图与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共育低空遥感人才赋能建筑产业升级
- 电量随时满格!氢航Hypal氢能户外电源,助力晚高峰无人机巡逻效率超级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