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明察秋毫”,“听诊器”防微杜渐——今冬温暖够“来电”
转载 2020-12-09 23:23 京呈 来源:百家号“自从用上了电采暖,再不用惦记添煤了,安全又环保,用着挺放心。”提起“煤改电”带来的变化,昌平区十三陵镇长陵村吴金兰大妈心满意足。
为了像吴大妈这样的用户温暖过冬,众多电力人在辛勤忙碌。今冬采暖季,北京地区“煤改电”用户已达130万户,新增用户主要在昌平、房山。昌平区已有9.8万户完成“煤改电”,供电安全直接关系到城乡居民冬季取暖。
入冬以来,昌平供电公司借助科技力量和辛勤劳动,加强设备监测,防微杜渐,保障供暖电力需求。
在昌平杨角路,带电作业人员对进山线路进行带电检修。
高科技是今年冬季保障的亮点,无人机正逐渐取代望远镜和巡线工,精准定位输、配电线路隐患。
在军都山下的输电线路旁,输电巡检人员“放飞”无人机对线路进行航拍和测温,监测线路运行稳定情况。
在后方的输电专业智能运维组,工程师利用AI自动识别系统对无人机画面中的锈蚀、松动等设备缺陷进行分析研判,掌握线路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无人机能飞到铁塔上的设备旁边,可比人从地上看要清晰得多,大山里不方便的地方也能轻松到达,巡线效率比以往高太多啦”。对于输电巡检人员来说,无人机的优势显而易见。昌平供电公司目前正在加紧智能运检中心建设,加强人员培训,让无人机在电网运维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前沿科技引领发展方向,但服务保障更离不开脚踏实地的埋头苦干。针对供暖用电负荷增长的情况,日常维护和应急演练工作也在冬季寒风中默默进行。
在昌平永安热力郝庄供热厂,供电公司客服人员向用户交代电力设备冬季安全运行注意事项。
“刘师傅,咱们配电室整体运行比较稳定,这里还有一些冬季注意事项我都写下来了,您重点关注一下,有什么用电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在昌平区永安热力郝庄供热厂配电室,昌平供电公司客服人员对电气值班师傅叮嘱道。
为了确保关系千家万户供暖的供热厂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从供暖季开始前,供电公司就与集中供暖单位建立沟通联络机制,通过巡查监测,及时了解重要供暖用户电力设施的运行状况,主动提供安全用电技术支持,协助妥善应对和处置各类用电问题。
供电公司客服人员在昌平永安热力供热厂使用检测设备对配电设施进行测温和“听诊”,帮助客户监测设备运行情况。
冬季防火任务重,针对易燃植被生长茂盛区域,供电公司与园林部门协同,及时发现并清理容易发生树线矛盾的枝杈和有火灾隐患的杂草,保障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在昌平花塔村,电力工人在树上清理影响线路的枝杈,以避免枯枝引发的意外。
在杨角路一处变压器旁,供电所职工清理杂草,防范火情。
在采暖季前,昌平供电公司就已制订“煤改电”电网风险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设置多处“煤改电”抢修点,部署人员和应急发电设备,为“煤改电”市民提供全天候应急服务。“处理线路缺陷时,我们优先采用不停电作业,尽量保障用户不间断用电。”
在兴隆口村,带电作业人员在不断电的情况下检查处理线路缺陷,保障用户不间断用电。
花塔村的一台变压器旁,电力应急救援队及应急发电车正在进行应急演练,队员们快速连接发电车线路,为“断电村庄”带来临时电源。
无论是冬日坚守还是科技助力,一切都是为了城乡居民能在寒冷季节感受到清洁能源带来的温暖。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极飞空中称重功能上线!载重实时看,作业更轻松
- 航景创新FWH-1500亮相宁夏,300公斤吊运 + 5300米高海拔性能惊艳
- 护航世运,五度穿云!“海燕”无人机完成关键气象保障任务
- 科技救援显担当,远度科技无人机救援团队获延庆区科信局表彰
- 技术赋能低空物流:羚控科技 XCD-160 助力重庆武隆首条无人机邮路成功运营
- 《中大型垂起巡检无人机维修保养技术规范》(T/AOPA 0087—2025)发布
- 一探eVTOL之「芯」——想飞起来需要怎样的电池?
- 11 台大疆机场巡航郴州高速,助力“看得清、反应快、更安全”
- 会飞的“追光者”——无人机光伏拍摄动态追踪技术是如何练成的
- 响应国家战略部署: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牵头研制低空经济三项团体标准,产业链单位速来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