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以人工智能之名,MQ-9展开“敏捷神鹰”吊舱飞行测试

转载 2020-09-09 17:44 彩虹 来源: 彩虹无人机

通用原子公司(GS-ASI)9月3日宣布将开始“敏捷神鹰”(Agile Condor)吊舱的测试,挂载这种吊舱的MQ-9“捕食者”无人机将在位于北达科他州大福克斯的飞行测试和培训中心展开一系列飞行测试。“敏捷神鹰”由防务承包商SRC公司开发,是主打“人工智能”的瞄准用机载计算机吊舱。

SRC公司发布的“敏捷神鹰”项目白皮书中表示:随着机载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人机一次飞行即可获得海量数据,这些数据如果以“实时传输”的方式传回地面控制站,一则会给无人机的通信系统带宽造成拥堵、延迟,二则会给地面人员的判读带来巨大压力。此外,地面人员需对无人机所获取的海量信息做分析和决策,一番流程下来一定会有时间上的延迟,可能就此丢失或错过时敏性目标。

针对上述“核心痛点”,在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的牵头下,SRC公司的“敏捷神鹰”吊舱给出了解决方案,即借助“人工智能”、机载计算机来对无人机获取的海量战场信息做前期的“过滤”:自动检测、筛选分类、标记和跟踪潜在的高价值、高威胁的战场目标,并确定出哪些目标更具威胁、需优先级关注。而后,将这部分“关键信息数据”优先传回地面控制站,同时一些无价值的战场影像和其他数据等,或是直接清除,或先暂存在机载设备中。

由此,将带来通信带宽上的释放,避免了数据传输上的延迟。同时,这也将减轻无人机地面操控人员处理战场信息的压力,操控人员可以有的放矢地根据传回的高价值信息来做重点研判,信息处理和决策的速度以及效率都得到了提高。

“敏捷神鹰”吊舱由外部吊舱外壳和内部机箱组合,机箱采用开放式架构,基于开放式工业标准的处理器和协处理器的模块化分布式网络,以优于每瓦15千兆次的速度提供超过7.5兆次的计算能力。在硬件方面,采用商用的成熟的SBC单板计算机、GPU图形处理单元、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SSD固态存储设备,使用空气冷却技术对电子设备进行冷却。

“敏捷神鹰”吊舱采用模块化、开放式架构,不仅利于后续的更新升级,而且更利于技术上的迁移,在SRC的宣传中这套吊舱系统不仅是能与MQ-9“捕食者”适配,还能集成到其他无人机、战斗机等平台上。

0 0

网友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