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造”翼龙无人机化身空中基站
转载 2020-06-19 09:30 朱雪黎 来源:四川日报“四川造”翼龙无人机化身空中基站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系统
(中国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供图)
●实现超过50平方公里范围内,长时稳定的连续移动信号覆盖,创下国内空中基站对地覆盖最大面积新纪录
●可有效解决基础交通设施损毁、孤岛地区、边远地区、特殊地区等恶劣条件下的全天候通信和数据传输问题
通信
空天地一体化
日前,我国首款全复合材料多用途无人机——翼龙I通用平台,在无人机应急通信保障演练中,圆满完成搭载无线通讯基站设备的首次系列测试。
搭载无线通讯基站的翼龙I通用平台,在海拔3000-5000多米高度,以半径3000多米持续盘旋,成功实现超过50平方公里范围内,长时稳定的连续移动信号覆盖,创下国内空中基站对地覆盖最大面积新纪录。
本次测试成功,标志着翼龙I通用平台具备搭载基站设备和卫星通信设备实现应急通信和通信中继功能。当出现紧急情况发生通信中断时,应急通信管理人员可通过翼龙I通用平台地面指挥控制站,操纵翼龙I通用平台在数百公里外的机场起飞,快速到达指定区域上空盘旋。通过无人机上搭载的基站设备对灾区进行持续无线信号覆盖,同时通过机载卫星通信设备,实现与部署在应急指挥中心的卫星通信地面站的语音和视频通信。卫星通信地面站接收的信号,可直接与当地的移动核心网连接,实现空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保障,单机可保持长达35小时通信,可有效解决基础交通设施损毁、孤岛地区、边远地区、特殊地区等恶劣条件下的全天候通信和数据传输问题,对应对地震、洪水、火灾等大型自然灾害发生时的通信中断具有重大作用。
该项目由中国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中国移动宁夏公司、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合作实施。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700多个极飞智能电动阀,“种”在干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上
- 能塞进背包的无人机,如何替电网工人“走钢丝”?
- 护航世运,五度穿云!“海燕”无人机完成关键气象保障任务
- 航景创新FWH-1500亮相宁夏,300公斤吊运 + 5300米高海拔性能惊艳
- 技术赋能低空物流:羚控科技 XCD-160 助力重庆武隆首条无人机邮路成功运营
- 《中大型垂起巡检无人机维修保养技术规范》(T/AOPA 0087—2025)发布
- 响应国家战略部署: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牵头研制低空经济三项团体标准,产业链单位速来参与
- 展商速览丨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展商名录与平面图,一文掌握
- 关于征集参编《工业级无人机可靠性测试标准》起草单位的通知
- 中科晶锐亮相2025国际无人机大会,详解核心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