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城实验室联合清华SIGS开展水下敏捷机器人协同作业平台首次海试
转载 2019-12-01 21:05 李孙伟 来源: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11月23日至26日,以清华大学和深圳市所拥有的首艘海洋工程试验母船“清研海试1”为核心,以鹏城实验室为建设主体,清华大学的水下敏捷机器人协同作业平台在深圳周边海域完成了项目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海上试验。通过本次海上试验,项目组验证了水下机器航行、水声通信自组网及母船、水面艇与水下机器人跨介质双向数据通信技术,为群体水下机器人协同作业奠定技术基础。
11月23日,参加海试的试验人员在惠州中海码头登上“清研海试1”试验母船。在完成了水下机器人和配套系统的初步调试以后,“清研海试1”开航至深圳周边海域进行了单体水下机器人的航行试验、水下机器人与水声通讯系统的网络联系试验、水声通讯系统和母船无线信号覆盖系统的通讯试验。在试验过程中,水下机器人完成了采集航行区域的温度、盐度和电导率等参数的工作,并通过水声通信与水面艇和母船进行数据传输的测试。
11月26日,海试顺利完成。本次海试验证了水下通信、定位及导航等核心技术,积累了宝贵的海试经验。
本次海试由鹏城实验室主任助理、水下敏捷机器人协同作业平台项目负责人梅涛负责召集,吉林大学教授崔军红、我院讲师李孙伟以及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等参加了本次海试。
图为“清研海试1”试验母船
图为参加此次海试人员合影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Automate 2025 (北美自动化展)5 月 12 日在底特律开幕
- 《Roboticsandautomationnews》:2025年20强自动送货机器人公司
- bauma 2025 展会上展示液压领域的进步
- bauma 2025 展出的全新电气化和自动化技术
- KHL :2025 年 Bauma 展会上值得关注的 5 件事
- IMEC 总裁Dave:构建未来的量子技术供应链
- 美国自动化协会倡议制定“国家机器人战略”以维护技术领导地位
- 德国弗劳恩霍夫:中国控制着锂离子电池几乎整个价值链
- 2025年叉车行业趋势:智能化与绿色发展并行
- 人工智能、智能智造和氢能是2025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聚焦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