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产水下机器人将参与天津地区海难救助
转载 2018-03-27 16:43 来源: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微时讯日前,北海救助局天津基地(以下简称天津基地)与深之蓝在天津基地办公楼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天津基地始建于1963年,是由国务院批准的上海海难救助打捞局在上海、烟台、天津、温州、青岛五地建立的海难救助站之一,名称“上海海难救助打捞局天津救助站”,后在2003年6月,正式更名为“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天津基地”。
据悉,天津基地负责基地周边海域快速救助和抢险打捞,担负遇险船舶、设施、航空器等人命救助,以及以人命救助为目的的海上消防、财产救助和打捞,是渤海地区一支重要的海上救助打捞力量。而深之蓝围绕海洋资源探测和海洋环境监测两大主题面向社会提供自主水下航行器(AUV)、水下滑翔机(Underwater Glider) 以及缆控水下机器人(ROV)等中小型水下运动载体的相关技术解决方案。
为加强天津地区水上应急搜寻救助工作,通过深化合作达到优势互补,更好地提高搜救工作效率,双方同意从战略层面联手打造科技救助、科技打捞的创新示范。
签约仪式
天津基地杨立辰主任和刘荣忠书记表达了对深之蓝企业的信任和肯定。他们表示,天津基地是以人命救助为己任,基地、码头、值班室和应急救助分队担负全时应急救助待命,而救援方式一直都主要以人为主,这不仅对搜救范围产生限制,也加大了搜救人员自身的危险。水下机器人的使用,弥补了人力所不能及之处,为救捞方式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也保障了救助人员的生命安全,此次选择与深之蓝合作,就是了解到深之蓝的专业实力,能够满足天津基地高强度,高专业救捞的需求。杨立辰主任还表示,未来双方也将不定期进行演练,以提高救援人员对突发情况的反应能力,检验应急措施的有效性。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Automate 2025 (北美自动化展)5 月 12 日在底特律开幕
- 《Roboticsandautomationnews》:2025年20强自动送货机器人公司
- bauma 2025 展会上展示液压领域的进步
- bauma 2025 展出的全新电气化和自动化技术
- KHL :2025 年 Bauma 展会上值得关注的 5 件事
- IMEC 总裁Dave:构建未来的量子技术供应链
- 美国自动化协会倡议制定“国家机器人战略”以维护技术领导地位
- 德国弗劳恩霍夫:中国控制着锂离子电池几乎整个价值链
- 2025年叉车行业趋势:智能化与绿色发展并行
- 人工智能、智能智造和氢能是2025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聚焦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