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发现”号ROV深海机器人
转载 2018-03-19 15:21 新华网 来源:新华网
3月16日,“科学”号技术支撑人员在船上测试“发现”号ROV。当日,“科学”号正奔赴西太平洋执行麦哲伦海山科学考察航次任务。为确保“发现”号ROV深海机器人(水下缆控潜器)达到最佳工作状态,技术人员在它正式下海作业前,对它进行了海下1000米的测试。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3月16日,“科学”号技术支撑人员吴岳在控制间测试“发现”号ROV各项功能。当日,“科学”号正奔赴西太平洋执行麦哲伦海山科学考察航次任务。为确保“发现”号ROV深海机器人(水下缆控潜器)达到最佳工作状态,技术人员在它正式下海作业前,对它进行了海下1000米的测试。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3月16日,“科学”号技术支撑人员高志远在工具间查找“发现”号ROV的备件。当日,“科学”号正奔赴西太平洋执行麦哲伦海山科学考察航次任务。为确保“发现”号ROV深海机器人(水下缆控潜器)达到最佳工作状态,技术人员在它正式下海作业前,对它进行了海下1000米的测试。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3月16日,“科学”号技术支撑人员庄鑫鹏准备测试“发现”号ROV洗缆装置当日,“科学”号正奔赴西太平洋执行麦哲伦海山科学考察航次任务。为确保“发现”号ROV深海机器人(水下缆控潜器)达到最佳工作状态,技术人员在它正式下海作业前,对它进行了海下1000米的测试。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3月16日,“发现”号ROV准备进行测试。当日,“科学”号正奔赴西太平洋执行麦哲伦海山科学考察航次任务。为确保“发现”号ROV深海机器人(水下缆控潜器)达到最佳工作状态,技术人员在它正式下海作业前,对它进行了海下1000米的测试。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3月16日,“发现”号ROV完成海下1000米测试后出水。当日,“科学”号正奔赴西太平洋执行麦哲伦海山科学考察航次任务。为确保“发现”号ROV深海机器人(水下缆控潜器)达到最佳工作状态,技术人员在它正式下海作业前,对它进行了海下1000米的测试。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3月16日,“科学”号技术支撑人员测试自主研发的“发现”号ROV洗缆装置。当日,“科学”号正奔赴西太平洋执行麦哲伦海山科学考察航次任务。为确保“发现”号ROV深海机器人(水下缆控潜器)达到最佳工作状态,技术人员在它正式下海作业前,对它进行了海下1000米的测试。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automatica趋势报告:德国员工对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的接受程度显著提升
- 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开幕 工业车辆企业智能化与绿色化成果亮相
- Automate 2025 (北美自动化展)5 月 12 日在底特律开幕
- 《Roboticsandautomationnews》:2025年20强自动送货机器人公司
- bauma 2025 展会上展示液压领域的进步
- bauma 2025 展出的全新电气化和自动化技术
- KHL :2025 年 Bauma 展会上值得关注的 5 件事
- IMEC 总裁Dave:构建未来的量子技术供应链
- 美国自动化协会倡议制定“国家机器人战略”以维护技术领导地位
- 德国弗劳恩霍夫:中国控制着锂离子电池几乎整个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