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Infravision筹集9100万美元用于电力行业线路维护无人机项目

原创 2025-11-10 09:26 Mulan 来源:无人机网

在AI算力集群、制造回流与电气化需求推升用电负荷的背景下,电网扩容的“速度鸿沟”愈发凸显。美国无人机公司Infravision宣布完成由新加坡GIC领投的9100万美元B轮融资,Activate Capital与日本Hitachi Ventures参投,老股东美国Energy Impact Partners继续支持。公司称,资金将用于加速其基于空中机器人(无人机+地面智能设备)的输电线路展放与自动化施工系统在全球落地,缩短项目周期、降低风险与成本。

作为此次新闻的主体,美国Infravision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创始人为Cameron Van Der Berg与Chris Cox。公司聚焦“以空中机器人替代直升机与大规模地面队伍”的电网施工方法,已在四个国家完成40余个重大项目,目标是让输电线路建设与抢修“更快、更安全、更经济”。

从技术构成看,Infravision的核心是“TX System”——由重载无人机、智能牵引—张力设备(电动puller-tensioner)及专用展放硬件组成的一体化平台,可在复杂地形实现跨公里级跨越、支持最高达765kV等级的超高压线路展放;系统以卡车为载体部署,小型三人班组即可作业,显著减少现场人员规模与周转复杂度。相比传统直升机或纯地面方法,该方案在安全、成本、碳排与对社区的干扰等方面具备优势。

Infravision首席执行官Cameron Van Der Berg表示,其空中机器人系统已在澳大利亚Powerlink Genex等大型项目以及美国加州PG&E的应急响应中验证效果;本轮融资将帮助公司在“全球电网需于2040年前实现规模翻倍”的时间表下,提供更快、更安全、成本更优的基础设施交付路径。

对于资本方而言,本轮由新加坡GIC牵头,体现了基础设施与技术交叉领域的长期配置取向。GIC在其官网同步发布了相关新闻;而日本Hitachi Ventures在解读中强调,TX System以“无人机+电动牵引张力机+机动地面单元”的组合,替代高风险且费用高昂的直升机展放,实现标准化、可规模复制的电网施工能力。

Infravision并非单点装备供应商,而是以“空中机器人平台+配套工法+项目交付能力”切入电网建设的系统化参与者:一方面用标准化装备和流程降低施工不确定性,另一方面通过更小的人力编制与卡车化部署提升可达性与应急响应。随着北美业务扩张与本轮资金到位,其关键考题将转向产能与交付规模化,以及在不同电压等级、不同地貌与跨越场景下的可复制性。若能持续证明“更快、更安全、可预测”的综合价值,该模式有望成为未来输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补充路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