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sync发布首款叉式自主移动机器人
转载 2025-09-02 22:13 Mulan为推动“棕地”(brownfield)工厂的物流自动化改造,新加坡Botsync公司近日发布首款叉式自主移动机器人(AMR):MAG1400 Fork。这款产品专为在现有生产与仓储设施中快速部署而设计,通过层层适配实现托盘自动搬运与堆垛,帮助客户实现效率提升与作业现代化。
Botsync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于开发工业级自主移动机器人(AMR)的初创公司,总部位于新加坡,业务广泛覆盖印度、东南亚等制造业密集区域,并持续拓展至全球市场。其产品主打“插入式自动化”,强调无需对现有建筑或流程进行大幅改造即可实现智能化转型。
MAG1400 Fork作为企业首款叉式AMR,配备可上下浮动的货叉装置,具备托盘搬运、堆垛、运输等多功能能力,适合应用在仓库与制造车间的棕地环境。该产品强调轻易部署且与现有叉车路径兼容,无需重新铺设轨道或改造货架结构,最大程度降低实施成本与周期。
这款AMR驻足于托盘自动装卸与运输关键环节,有助于提升作业效率、减少工人搬运强度,并降低差错与安全风险。Botsync在发布中表示,这款设备已获得汽车制造、快消品与工业生产等行业合作伙伴的初步部署意向与试用反馈,表明其可快速适配多种生产场景,具备较强通用性。
Botsync在官网展示中提及MAG1400 Fork拥有高精度对接能力,可与输送线、升降平台及机器人等设备实现自动对接,支持基于标记、特征识别或导引线(磁条/传感器)的对接方式。这使其能无缝融入复杂的生产与物流系统中,打造全流程自动化。
虽然报告中未公布具体载重与移动速度参数,但结合Botsync其他型号如MAG1500 Fork AMR(最大载重1500 kg,最高时速1.38 m/s),MAG1400 Fork可推测具备类似性能级别,能够满足中高负载的搬运需求。
在全球AMR行业中,MAG1400 Fork的价值在于解决“老旧厂房自动化改造难”的行业痛点。旧有厂房经常因改造成本、工期与流程中断问题,迟迟未能升级为智能仓储。Botsync通过Fork AMR产品,将机器人推向更易被接受的应用场景,帮助企业在不中断生产的前提下,实现智能化升级。
此外,Botsync强调其SyncOS™车队管理平台可集中监控与调度多台AMR。通过零代码配置,用户可快速定义路线与任务,并在出现故障时快速替换或重新派工,提升系统韧性与维护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