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机场全天候值守工业园区,护航安全生产
转载 2025-07-16 10:05 大疆 来源:大疆工业园区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园区安全生产面临风险复杂化、监管难度大等新挑战。传统人工巡检方式受限于覆盖不全、效率较低等瓶颈,难以满足园区管理需求。
而大疆机场与无人机正成为各类工业场景的得力助手——无论是中大型集团制造企业还是中小型工业厂区,都能高效赋能。近期,江苏苏北拆解再生利用有限公司旗下拆解厂和中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南钢铁”)引入大疆机场、M350 RTK 等设备,通过无人机智慧巡检系统,实现精准、高效、智能的巡检,助力园区安全生产。
苏北拆解厂:两台大疆机场协同打造智慧安防+光伏巡检新范式苏北拆解厂主营业务涵盖废旧汽车、家电拆解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等领域,厂区面积大,人员及车辆流动复杂,厂内存放大量金属废弃零件,厂房屋顶装有大量光伏发电板材。传统人工巡检无法全面、高效覆盖整个厂区,难以及时发现光伏故障,且人工高空作业风险大。
拆解厂现状
为突破这些困境,苏北拆解厂联合大疆行业合作伙伴南京云瞰科技,引入两台大疆机场 3 无人值守设备,无人机作业覆盖整个厂区,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工作人员在司空 2 后台规划无人机作业任务,通过 Matrice 4D 开展 5 向倾斜摆拍,快速采集扫描整个厂区的三维数据。数据自动回传至司空 2 平台,生成厂区精细化三维模型,为后续航线规划和精准巡检提供支撑。
拆解厂三维数据采集航线
基于三维模型,工作人员规划多条定时飞行航线,以满足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分级巡检需求。
日间作业时段,无人机每小时执行两个架次任务,每个架次 10 分钟:一个架次红外巡检,监测异常温度点;另一个架次以 30 米高度沿围墙飞行,及时发现陌生人员及车辆。一旦发现异常,系统及时告警,实现异常响应闭环。
无人机智能检测,异常告警
傍晚下班高峰,无人机在厂区出口定点悬停并高空喊话,对交通进行疏导,确保高效通行。
日间智能巡检航线
夜间作业时段,无人机每半小时飞行 1 次,每个架次 22 分钟,重点查看易被盗区域。无人机执行智能巡逻航线,一旦发现异常,系统直接将告警信息发送至相关人员手机里,及时响应异常事件。
无人机热成像夜间智能巡检
周末是光伏巡检专项,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高清的可见光与红外镜头,精准识别光伏面板污渍、热斑、隐裂等缺陷。
无人机光伏巡检
在苏北拆解厂,两台大疆机场 3 每日累计巡检频次超 30 次,效率提升 10 倍以上;光伏巡检效率提高 80%,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大疆机场 3 智慧巡逻,厂区安防从 “被动防御” 向 “主动预警” 转型,有效解决盗窃和危废管理等难题,为安防与生产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中南钢铁:大疆机场与无人机灵活搭配管道巡检数字化升级
中南钢铁作为大型钢铁生产企业,厂区管道网络纵横交错,覆盖面积达 8.32 平方千米。传统人工巡检存在三大短板:一是管道隐蔽部位(如上方、背面)难覆盖;二是厂区面积大,人力不足导致维护滞后;三是火灾等突发事件响应较慢,存在安全隐患。
中南钢铁股份
在国家推进能源产业“智能巡护管网”、“数字化钢厂”建设等背景下,钢铁厂携手大疆行业合作伙伴深圳天空领域,引入两台大疆机场 2 以及 M350 RTK、禅思 H30T 等设备,实现巡检数字化升级。
工作人员为大疆机场 2 规划自动巡逻航线,航线覆盖主要作业区域及管道路径,无人机每天巡检 2-3 架次,其余时间用于应对突发的紧急情况。此外,地面飞手利用 M350 RTK 搭载禅思 H30T,对突发区域进行辅助监察,确保突发高效响应。
大疆机场自动化巡检航线
无人机采集的数据实时回传至司空 2 平台,系统智能检测,快速定位管道老化、化学气体液体泄露等隐患,经过后台及人工复查后整理入库。
无人机红外热成像巡检管道
大疆机场全面覆盖厂区,对生产环境及设备状态进行常态化、全天候自动巡逻,面对突发事件可快速响应,飞往现场实时回传画面,为突发事故指挥处置提供第一时间的高空视角,协助指挥中心进行相关人员调动,防止发生二次事故,保障安全生产、降本增效。
无人机巡护高压气体作业区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深入应用,大疆机场将助力各类型工业园区实现从“人防”到“技防”的质变升级,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为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