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水下机器人(湛江)大赛落幕
转载 2021-05-26 15:21 央广网 来源:央广网央广网广州5月26日消息 5月25日,2021年全国水下机器人(湛江)大赛落幕,颁奖活动上颁发2021年全国水下机器人线上赛“声学图像目标检测”“光学图像目标检测智能算法”奖项与湛江现场赛“ROV水下精准操作赛”和“AUV海底巡线竞速赛”奖项。
2021年全国水下机器人(湛江)大赛落幕(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广东、陕西、广西、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市、区)高等院校、创新型企业的21支高水平水下机器人团队参加了线下现场的自主水下机器人专业赛(AUV)和操作遥控水下机器人产业赛(ROV),其中天津瀚海蓝帆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专业赛(AUV)一等奖,大连理工大学赤甲红获得产业赛(ROV)一等奖。
2021年全国水下机器人(湛江)大赛落幕(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专业赛(AUV)一等奖获得者天津瀚海蓝帆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领队王东表示,这是第二次参赛,去年准备不充分,对水域环境了解也不是很深,去年的比赛结果不是很满意。今年,他们水下机器人配备了更多的模块化设备,在导航这方面做了很大提升,在目标识别上将光学相机更换成了声学设备,这样就不再受限于水质情况,在任何浑浊或者其他的情况下都能精准识别到抓取目标。
而产业赛(ROV)的一等奖赤甲红队参赛机器人,是水下机器人领域学习、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等当前最前沿的技术应用的佼佼者,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和工程能力。这台“赤甲红号”是第6代水下机器人,采用开放式框架结构,配备8台推进器,运动迅速,动作灵活,可以完成全自由度控制。同时,内置电池供电,无需依赖外部设备及环境,在短时间内即可放入水中进行作业。
2021年全国水下机器人(湛江)大赛落幕(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鹏城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邹鹏表示,本届大赛在技术和产业联系的途径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明年的大赛将扩大范围,让选手更多进入到社会应用的场景,根据企业的一些技术研发和需求定制,让大赛深入到企业的一线。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温则伟介绍,通过这样的国赛平台,必将促进湛江落实“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大湾区”,紧密对接深圳“先行示范区”,推动人工智能和智慧海洋领域前沿成果向应用赋能,擦亮湛江城市名片。
据悉,自2017年首次举办以来,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到今年已成功举办了5届,已逐渐形成了广东湛江南方赛、辽宁大连北方赛的南北双赛竞赛模式,共同构建了全国水下机器人领域的最高水平赛事。(记者郑澍 通讯员徐祝睿 麦景通 洪晓星)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内部物流中的人工智能:增强人类潜能,而非取代人类潜能
- 《Dcvelocity》面对面采访:Dematic 总裁 Michael Larsson
- 中国新疆棉花机器人助力机械化达97%
- AI+3D扫描:机器视觉技术弥合仓储与制造的差距
- automatica趋势报告:德国员工对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的接受程度显著提升
- 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开幕 工业车辆企业智能化与绿色化成果亮相
- Automate 2025 (北美自动化展)5 月 12 日在底特律开幕
- 《Roboticsandautomationnews》:2025年20强自动送货机器人公司
- KHL :2025 年 Bauma 展会上值得关注的 5 件事
- bauma 2025 展出的全新电气化和自动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