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Botic推出用于机器人机队的“ Commander”能源优化软件包
编译 2021-02-18 13:45 Tim 来源:AGV网中国AGV网新闻中心援引外媒报道,近日,为快速扩张的航空、移动、海洋和工业机器人生态系统提供先进的自主充电和车队能源管理解决方案的领先企业美国WiBotic,宣布推出专门为运营大型机器人车队的客户设计的机器人车队能源管理软件包--Commander。 Commander是一个易于使用的直观平台,用于可视化、配置和优化整个机器人、无人机或任何使用WiBotic充电系统的电池供电设备的车队的能源输送。 它还是一个强大的API,让运营商有机会完全控制充电功能,作为每个机器人日常工作流程的一部分。
WiBotic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本·沃特斯(Ben Waters)表示:“今年标志着机器人采用的拐点,从移动机器人到空中无人机,甚至延伸到水下和太空机器人。” “过去评估过少量机器人的组织现在正在实现ROI,并且正朝着扩大规模的方向发展。Commander的创建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它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洞察力,以了解他们的机器人如何消耗能源,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机器人的停机时间并在故障发生之前进行预测;甚至如何评估和比较不同电池类型和供应商的性能。”
Commander提供了车队充电基础设施的鸟瞰图,包括可视化显示充电器的可用性和状态,以及哪些充电器比其他充电器利用率高的历史信息。WiBotic客户现在可以轻松地确定最佳的充电器位置,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充电机会,并可以在机器人没有正常充电时设置个性化的通知,以便快速解决这个问题。
借助Commander的功能和API,WiBotic客户还可以大幅提高昂贵的锂电池的寿命。这是通过根据每个机器人的时间表对充电电压和速度(电流)等变量进行动态调整来实现的。例如,用户可以设置一个方案,在机器人正常运行时间至关重要的白天快速充电,而在晚上则放慢充电速度,以最大限度地延长电池的整体寿命。
附加功能使客户能够:
为车队中的所有机器人部署通用的充电基础结构,而不管电池化学成分,电压或充电速度的要求如何。
自动发现所有发射器和机器人,以获得即时可见性,因此无需耗时的手动设置。
汇总每个机器人每个充电周期的详细信息,从而可以对电池性能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预测故障并避免停机。
调整机器人组的充电设置,并将这些更新自动推送到车队。
对不同化学品和供应商的电池性能进行基准测试,以帮助客户随时间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只需一次按键,即可轻松更新所有WiBotic设备的固件。
此外,Commander可以在IT安全至关重要的环境中使用,也可以使用Docker容器的RESTful API移植到任何云。可以通过调用API访问在Commander中看到的所有数据,这意味着,如果在Commander中可见,则可以将其绑定到客户工作流程的其余部分。
早期反馈:
领先的完全自主移动机器人开发商和制造商Waypoint Robotics对Commander进行了评估,该公司于2018年推出了使用WiBotic技术的EnZone充电系统。首席执行官Jason Walker提出以下评论:“随着我们部署更大数量的机器人,我们会优先考虑电池充电作为优化点。如果我们知道何时,何地以及以多快的速度充电,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机器人的可用性和电池寿命;指挥官为我们提供了可见性和控制力。Commander还使部署和维护多个EnZone比以往更快,更容易。”
“通过Commander,我们为需要无与伦比的洞察力以最大化机器人机队ROI的主动型组织引入了基于软件的高级,全面解决方案,” Waters继续说道。“ Commander的发布标志着WiBotic和更广阔的机器人行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关于WiBotic
WiBotic为迅速发展的航空,移动,航海和工业机器人生态系统提供无线充电和车队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其解决方案可帮助公司优化机器人车队的正常运行时间,并且是全自动机器人操作的组成部分。WiBotic与各行各业的公司合作。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观众报名丨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国内观众预登记通道开启
- 专精特新“小巨人”赋能智造新生态 宇锋智能携最新一代智能搬运解决方案亮相137届广交会
- 2025年第一季度无人机行业新品全景速览
- 从"防"到"救"全覆盖!6月16-18日 2025广州应急展,一站式洞见安全应急万亿市场
- 活动报名: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全国巡回推介会——成都站即将召开!
- 2025第一季度低空经济行业融资动态
- 博索尼(BOLZONI)支持自动化转型
- 极客桥携全系列低空无人系统照明设备,将亮相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
- AVSS 确保 DJI M30 系列符合 ASTM F3322-24a 标准,可实现无人机在人群上空飞行
- 蓝芯科技宣布完成C+轮融资,加速3D视觉感知机器人产业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