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全自动化!未来无人机是植物育种家,农民将何去何从?
转载 2020-12-09 10:26 单身狗说机 来源:百家号在这个世界上,人类最基本的一个观念就是价值在工作中体现。
按照8小时工作计算,人类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会用来工作,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能看到,没有钱又不工作的,会被当成游手好闲之徒,没有人会喜欢他们。
据一国外网站统计,人们认为在最不容易被AI取代的职业当中,娱乐治疗师排在首位,其次是机械安装、维修主管,第三是紧急事务主管。下图为被取代的低风险排名。
在高风险的排行中,我们赫然可以看到排在首位的是数据录入文员,其次是货运代理。下图为被取代的高风险工作排名。
你是否还能想到别的一些会被AI取代的工作?或许未来就算是农民也不一定有工作。
据外媒最新报道,无人机+AI可以检测豆荚成熟度,这是AI的一个重大突破;
报道中,研究人员称他们如果要育种,需要在多个地块测试豆荚的成熟度,而研究人员如果要对此进行测试,就不得不每天耐着高温跑到地里面去寻找生长理想的豆荚,比如更早熟的豆荚。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根据伊利伊诺州的一项新研究,研究人员可以直接用无人机拍摄的影像结合AI技术就能在两天内预测大豆的成熟期,这样就不用再冒着高温到地里面跑来跑去了。
而这项技术有望在未来几年规模使用,商业育种公司肯定非常乐意看到这点进步。
但对农民来说,这个局面真的好吗?AI会不会是农民的终结者?
无人机和人工智能被越来越多地用在农业领域,这使得生产效率大大地提高,并且现在农业机器人的大量兴起,可以对农作物进行检测,管理,还能生成数据报告,对农业生产起到了极大的优化作用。
无人驾驶灌溉直升机、物料自动化管理体系,还有智能收割机器人。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能够实现从播种,育种到作物管理,如除草,洒药,灌溉,再到收割的全过程,而这其中只需要有几个人在管理这些机器人,处理这些数据,就可以实现农业生产全流程。
农民的路到底在哪?现在真的说不好了。
今年收费站的收费员被AI取缔的新闻仍历历在目,人工智能、大数据、机械工业的发展,似乎是强国的表现,但是对于社会底层人员来说,科技发展就真的是好事吗?
农业银行雇佣了638名技术工程师,而26808名柜面人员失去了工作。
超市收银台渐渐变成了自主付款收银台,效率更高,收银员逐渐被取代。
科技的发展,本是以人类便利为出发点的发展,发展到现在,却渐渐地变味了,这些被AI取代的人们,到底该何去何从?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极飞空中称重功能上线!载重实时看,作业更轻松
- 航景创新FWH-1500亮相宁夏,300公斤吊运 + 5300米高海拔性能惊艳
- 护航世运,五度穿云!“海燕”无人机完成关键气象保障任务
- 科技救援显担当,远度科技无人机救援团队获延庆区科信局表彰
- 技术赋能低空物流:羚控科技 XCD-160 助力重庆武隆首条无人机邮路成功运营
- 《中大型垂起巡检无人机维修保养技术规范》(T/AOPA 0087—2025)发布
- 一探eVTOL之「芯」——想飞起来需要怎样的电池?
- 11 台大疆机场巡航郴州高速,助力“看得清、反应快、更安全”
- 会飞的“追光者”——无人机光伏拍摄动态追踪技术是如何练成的
- 响应国家战略部署: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牵头研制低空经济三项团体标准,产业链单位速来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