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无人机大开杀戒!坦克如待宰羔羊,地面装甲部队没活路了吗?
转载 2020-10-05 14:26 科罗廖夫 来源:百家号这几天的亚阿冲突,阿塞拜疆从土耳其和以色列进口的无人机和巡飞弹统治了天空,给了亚美尼亚重大打击,已经摧毁了亚美尼亚军队的数百个装甲目标。从阿塞拜疆军方透露的视频来看,战争呈现了一边倒的状态,亚美尼亚的防空导弹体系如同无物,阿塞拜疆的攻击无人机优势明显,在视频中,亚美尼亚的坦克车,装甲车,火炮,防空导弹体系,全无招架之力。
根据阿塞拜疆国防部的通报,仅在开战后72小时内,就有多达400辆坦克和装甲车辆,328门火炮、多管火箭发射器和迫击炮,30套野战防空系统,6个指挥中心,5个武器弹药库,和1个S-300防空导弹系统被摧毁。而亚美尼亚则宣称摧毁了90架阿塞拜疆的无人机(包括自杀式无人机和巡飞弹)。亚美尼亚军队遭受重大损失,目前,亚美尼亚已经在呼吁停火。
以至于有人说,人机狂轰滥炸,或者真的能改变未来作战模式,也极有可能成为新一波军事革命。这场战争很可能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无人机获胜的战争,仅次于1999年科索沃那次以空军获胜的战争。
近几年,在叙利亚,北非利比亚,以及这几天的纳卡地区战争,几个地方的战场上,都出现了无人机大杀特杀,主导战争进程的情况。例如土耳其的TB-2无人机在今年2月末的叙利亚战场上也显示了巨大威力,尽管这种无人机的技术性能很一般,但在对叙利亚军队的报复性打击中,消灭2000多名叙利亚政府军,击毙3名叙军将军在内的一批叙军军官。无人机的对地面打击摧毁了叙军8架直升机、103辆坦克、6个弹药库、72门各种火炮,3套防空系统,1个指挥中心,打残了叙军老虎部队,以及前来支援的一个叙军机械化旅。
于是有人说,坦克已经过时了,地面装甲部队也将被淘汰,今后的战场,将是攻击无人机的天下。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这种论断太绝对了。坦克的战争权重在下降,但远没有到退出战场的时候。上面三次战争中无人机大放光彩,主要原因是被打击的军队都很辣鸡,近似于乌合之众(按照现代化军队衡量,叙利亚政府军也是乌合之众,尽管他们不怕死很能打)。这些军队都没有远中近结合的完整地面防空体系,也没有攻势空军。所以只能被动挨打。
事实上,近几年针对有一定防空能力国家的无人机作战,多数都很不成功,2008年格鲁吉亚使用大型长航时无人机越过边境深入俄领空,调戏俄罗斯,被俄空军米格29战机轻易的击落。美军无人机对伊朗的侦察行动也告失败,甚至最先进最神秘的RQ-170“哨兵”隐形无人机、扫描鹰也被干扰,或被捕获,或被击落。
受载荷、巡航半径和飞行高度影响,无人机只适合在没有大空军的小战场承担地面察打等战术级别的任务。范围大一点的战争主要还得靠大型作战飞机夺取制空权。而且远程大型无人机也需要机场起降。谁机场多、离战场近、谁飞机先进,谁就占优势。多看一下卫星地图,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在体系完备的军事强国面前,使用螺旋桨发动机的长航时的察打一体无人机,还只是起到辅助作用。无他,飞得太慢,机动性差,降落基地很容易被摧毁。例如在叙利亚和纳卡地区大杀特杀的土耳其TB-2无人机,在北非就遭到中国产翼龙-2无人机的无情压制。在北非,翼龙-2有针对性地打击了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军队的土耳其造TB-2无人机。在翼龙-2无人机面前,TB-2无人机毫无还手之力,一共被摧毁14架。
如今,TB-2无人机甚至不敢存放在机库中,只能装在卡车上疲于奔命,因为翼龙2无人机采取空中长航时待命的战术,随时对土耳其TB-2无人机实施定点清除。这还是翼龙-2的战果,如果换成军事强国的正规空军,可能炸的对面土耳其TB-2无人机群连渣都不剩了。
在有威胁的战场条件下执行任务的无人机很脆弱,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安全可靠。无人机在面对对手防空系统威胁的时候,基本是束手就擒或坐以待毙的,规避风险的能力远逊于有人驾驶飞机。攻击无人机很适合低烈度战争,或者说是治安战和反游击战的好手。但中国翼龙或美国捕食者那种螺旋桨无人机,在遇到防空武器配置完整的正规军时,生存能力是很低的。
中国的彩虹4/翼龙2和美国的MQ1捕食者/MQ9死神一类的攻击无人机,还很不完善,由于采用螺旋桨动力和大展弦比的低速长航时飞行体制,其机动能力和反应速度,以及全天候作战能力都比有人机差远了。目前的大型作战无人机的唯一优势是不损坏飞行员。
从2014年至今,美军在中东连续损失了20架大型无人机,其中包括综合造价高达2000万美元的MQ9死神无人机被多次被击落。主要原因是MQ9死神无人机在发射海尔法导弹师,需要无人机首先降低高度,从6000~8000米降低到到2000~3000米,才能达到发射的高度限制。在这个高度上作战非常危险,有无数种防空武器,包括23毫米和57毫米高炮,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野战防空导弹的火力都能覆盖3000米左右的高度。
而中国无人机发射激光+惯性制导加卫星定位的AR-1导弹,最大优势就是大高度发射,可以从8000米高度直接发射攻击地面目标,这对于减少反应时间,提高攻击效率,增加战场生存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未来真正统治战场的,应该是类似去年国庆阅兵上亮相的使用喷气式发动机的高亚音速的攻击-11隐身无人机。采用涡轮风扇喷气发动机的“飞翼”布局的隐形无人机,是高端无人机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在两年期,中航工业沈阳飞机研究所的对地攻击型无人作战飞机平台验证机项目,攻关团队获得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为我们揭开了中国“利剑”(也就是攻击-11无人机)未来作战用途的神秘面纱:对地攻击型无人作战飞机平台验证机。攻击-11无人机未来的作战模式,将是与歼-20一起协同展开作战。
在未来战争时,歼-20隐身战机可以进行合成作战编队,一个歼-20作战单元包括2架歼-20隐身战机、 4~6架攻击-11隐身无人机。歼-20隐身战机位于敌人地面防空系统和空中力量的火力打击范围之外,作为指挥机。攻击-11无人机处于歼-20的监控空域,可隐蔽深入敌人防区,对敌地面纵深的高价值目标,如防空预警雷达、指挥中心、机场、武器弹药库进行攻击。在天地通信系统、数据链和网络作战系统的支持下,有人机和无人机可以协同来完成信息获取、战术决策、指挥引导、武器发射和武器制导等作战过程。
所以,无人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还是军事强国的一种补充和辅助工具。人,只有人,才是地球上最聪明、反应最敏捷、行动最迅猛的动物,就是高端的机器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