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多面手,探测尖兵,国产先进小型无人船亮相
转载 2020-08-28 13:54 爱丽窝窝 来源:百家号近日,国产先进的小型无人船亮相抗洪前线,该船长1.6米,宽0.7米,高0.36米,航速为每秒5米,续航可达5小时,地面基站通讯距离3000米。
为了保证船艇在航行的过程中能感知周边环境和障碍物,无人船上加装了摄像头,天线,水下声纳和一些通信装置。
它是一个三体船结构,船体下面是三个不同的片体构型,这就是因为它在做水下探测的时候,可以有一个非常好的平衡环境,减少摇晃和摇动。
这类无人船从功能上来说,在抗洪一线可以进行水深地形的测量,水下地貌的探测,还有水下一些异物的排查。
如果大坝上发生了管涌,出现潜在的风险,可以用它携带的侧扫声纳,扫测河岸周边水下的地貌信息,提供精准数据信息,来确定这个潜在的管涌风险点。
在江河的汛期,水域的水环境还是非常复杂的,特别是有很多地方有房屋,有些树林都被淹没了以后。
对于无人船来说,这些都是障碍物,无人船要能自主地去识别这些障碍物,然后自主地规划路径并绕开,也就是说无人船要有自主的判断能力。
这种高技术无人船在参与抗洪抢险工作中,主要有三大优势:
第一是它能够到达一些常规船艇没有办法到达的水域。比如说水流特别湍急的水域,或者是有可能存在风险的水域,那么它就可以去执行这种任务。
第二是在天气条件特别恶劣的情况下。比如说有大雾,或者是大雨,这种情况下能见度非常低,那么这时就不适合人去执行相关的任务,无人船就可以去代替人完成这个任务。
第三个方面就是技术人员事先给它规划好,在汛期防护大坝巡测相关的路线以后,它可以不折不扣地去执行技术人员给它设定好的路线和任务,快速准确地把数据回传回来,给抗洪抢险提供很好的数据支撑。
另外,这种无人船还可以利用船艇上先进的探测设备,进行海洋水下地形地貌和各种水环境变化的测量。
并可对该任务地段几米甚至数百米的水下,进行全方位巡查,水下地形地貌监测,水下环境调查,可谓是水下探测的多面手。
近些年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科研人员已经在无人船艇领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更多的无人智能装备,出现在我国的国家建设之中。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比鲨鱼更致命的杀手”,战蚊之路走到哪了?
- 西北首条城市无人机医药配送航线启用
- 已开通无人机航线达306条!“深”化改革,“圳”在起飞
- 印度Raphe mPhibr获1亿美元B轮融资
- 上海低空公司:领航低空新赛道,构筑智慧新基建 邀您共赴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
- 领航全域,展翼未来!2025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在京开幕,擘画低空经济新蓝图
- 喜报 | 航天飞鹏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开启大载重无人运输新篇章
- 2025 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启幕在即:部分参展商技术亮点抢先揭秘
- 请查收!EDRR 2025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参观邀请函
- HP Multi Jet Fusion 技术助力无人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