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百企疫后小目标」大疆:无人机治蝗不仅是噱头 巴基斯坦兴趣浓厚
转载 2020-07-03 21:15 中国经济网 来源:中国经济网“无人机治蝗不仅是一个噱头,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而且已经是很明晰的未来农业发展趋势。”大疆农机海外销售褚福森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褚福森表示,虽然由于农业植保无人机本身的特性,目前受到巴政府两用物项出口管制,但巴相关部门的新任官员对这种新产品兴趣浓厚,且巴基斯坦受蝗灾困扰,有迫切需求,推广契机比较合适。
图为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商务拓展和政府事务总监王轩在“中巴经贸热线云沙龙-联手治蝗”跨国直播活动中分享的无人机喷洒农药视频截屏。
中国经济网发出倡议:真朋友、好兄弟,百家中巴企业共同努力,实现疫后发展“小目标”。记者就此采访了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商务拓展与政府事务总监王轩和大疆农机海外销售褚福森。
目前巴基斯坦的治蝗工作多为传统的背负式人工打药,还未引入无人机。王轩认为,巴现在面临的情况和中国几年前类似,都以传统人工打药为主。引入无人植保机后,人工打药效率低的问题得以解决,同时也避免了人工喷洒中毒等问题。“无人机在中国发展很快,我们也相信在巴基斯坦能够得到很快的发展。”
图为大疆植保无人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张鹏 摄)
就无人机是否不如传统地面机械喷洒位置准确的问题,王轩说道:“无人机漂移肯定比地面机器要大一点,因为毕竟是在空中,会受到一些环境的影响。”不过喷洒时出现的漂移问题可通过如下办法解决。如选择气温不超过37度时开展飞行作业,防止农药挥发;给农药添加助剂,使其可以更好地附着在作物上不易被风吹走;同时,无人机本身装备的雷达可随时勘测其与作物的距离,调整飞行高度,目前最近作业距离可低至半米。
图为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商务拓展和政府事务总监王轩在“中巴经贸热线云沙龙-联手治蝗”跨国直播活动中分享的可折叠式无人机。
此外,关于无人机载药量不多、电池续航时间短的问题,褚福森认为,“现在一架植保无人机的载药量最多二十公斤,可飞行十几分钟,但每小时可喷洒约一百五十亩地,效率远大于传统农业机械设备,还能断点续喷、自动返航。”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富博)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极飞空中称重功能上线!载重实时看,作业更轻松
- 航景创新FWH-1500亮相宁夏,300公斤吊运 + 5300米高海拔性能惊艳
- 护航世运,五度穿云!“海燕”无人机完成关键气象保障任务
- 科技救援显担当,远度科技无人机救援团队获延庆区科信局表彰
- 技术赋能低空物流:羚控科技 XCD-160 助力重庆武隆首条无人机邮路成功运营
- 《中大型垂起巡检无人机维修保养技术规范》(T/AOPA 0087—2025)发布
- 一探eVTOL之「芯」——想飞起来需要怎样的电池?
- 11 台大疆机场巡航郴州高速,助力“看得清、反应快、更安全”
- 会飞的“追光者”——无人机光伏拍摄动态追踪技术是如何练成的
- 响应国家战略部署: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牵头研制低空经济三项团体标准,产业链单位速来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