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化身“移动基站”,首次应急通信保障演练系列测试成功
转载 2020-06-19 20:04 杨佩雯 来源:红星新闻红星新闻记者从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获悉,日前,由航空工业研制的我国首款全复合材料多用途无人机——翼龙I通用平台在“无人机应急通信保障演练”中圆满完成了搭载无线通讯基站设备的首次系列测试。
翼龙I通用平台是航空工业在翼龙I无人机系统的基础上研制的一款全复材、高性能、中空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系统。
本次系列飞行测试在西北某机场进行。搭载无线通讯基站的翼龙I通用平台在海拔3千至5千多米高度,以半径3千多米持续盘旋,成功实现超过50平方公里范围内,长时稳定的连续移动信号覆盖,创下了国内空中基站对地覆盖最大面积的新纪录。
测试成功,意味着翼龙I通用平台具备了搭载基站设备和卫星通信设备实现应急通信和通信中继的功能。
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发生通信中断的情况,应急通信管理人员可通过翼龙I通用平台地面指挥控制站,操纵翼龙I通用平台在数百公里外的机场起飞,快速到达指定区域上空盘旋,通过无人机上搭载的基站设备对灾区进行持续的无线信号覆盖。
同时,翼龙I通用平台通过机载卫星通信设备、经过通信卫星传输,实现与部署在应急指挥中心的卫星通信地面站的语音和视频通信,卫星通信地面站接收的信号可直接与当地的移动核心网连接,从而实现空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其单机可保持长达35小时通信,能有效解决基础交通设施损毁、孤岛地区、边远地区、特殊地区等恶劣条件下的全天候通信和数据传输问题,应对地震、洪水、火灾等大型自然灾害发生时的通信中断具有重大作用。
红星新闻记者获悉,这个项目是由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中国移动宁夏公司、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合作实施。
相关负责人介绍称,这是航空工业贯彻落实国家“新基建”战略部署,通过赋能无人机平台,以高端航空装备研发积累的核心技术为基础,加快推进具有技术前瞻性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加速提升航空应急装备国产化保障能力,促进航空应急救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
图由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提供
红星新闻记者 杨佩雯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护航世运,五度穿云!“海燕”无人机完成关键气象保障任务
- 航景创新FWH-1500亮相宁夏,300公斤吊运 + 5300米高海拔性能惊艳
- 技术赋能低空物流:羚控科技 XCD-160 助力重庆武隆首条无人机邮路成功运营
- 《中大型垂起巡检无人机维修保养技术规范》(T/AOPA 0087—2025)发布
- 响应国家战略部署: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牵头研制低空经济三项团体标准,产业链单位速来参与
- 展商速览丨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展商名录与平面图,一文掌握
- 关于征集参编《工业级无人机可靠性测试标准》起草单位的通知
- 中科晶锐亮相2025国际无人机大会,详解核心业务
- 同期活动丨东北证券主办的“翼”起金融,低空经济金融论坛,邀您报名
- 白鲸航线与中航工业计算所携手共创航空货运新纪元 ——W5000大型无人货运飞机航电及飞控系统成功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