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科纳普AGV仓库作业场景曝光,SLAM导航模式牛在哪里?
转载 2019-11-09 18:32 极速聊科技 来源:快资讯二维码和SLAM,谁会是AGV未来主流导航方式?
如今,AGV在智能仓储上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我们也经常看到各大物流公司在媒体上秀出自家的AGV实操场景。但是,各位想不想知道,这些全天24小时工作的机器人是如何自行导路的?
目前,AGV的导航操作分为两个模式,车外预定路径方式和非预定路径导航方式。
车外预定路径方式是指在行驶的路径上设置导航用的信息媒介物,AGV通过检测出它的信息而得到导向的导航方式,如视觉二维码、磁带导航、电磁导航等;
非预定路径导航方式是指在AGV上储存着布局上的尺寸坐标,通过识别车体当前方位来自主地决定行驶路径的导航方式,如SLAM方式。
早期的AGV多是用磁带或电磁导航,这两种方案原理简单、技术成熟,成本低,但是改变或扩展路径及后期的维护比较麻烦,并且AGV只能按固定路线行走,无法实现智能避让,或通过控制系统实时更改任务。
而随着技术的推进,二维码成为了AGV的主流导航方式,比如德邦、京东物流、苏宁物流等快递分拣都采用的二维码导航。
二维码的优点在于使用相对灵活,铺设或改变路径也比较容易,但路径需要定期维护,如果场地复杂则要频繁的更换二维码,另外对陀螺仪的精度及使用寿命要求严格。
相比于二维码模式的固定,SLAM模式就显的自由很多,可以看到,SLAM方式无需其他定位设施,形式路径灵活多变,能够适应多种现场环境。
SLAM的灵活也体现在对障碍物的处理上,举例而言,当障碍出现在行进中的AGV面前,二维码导航的机器人会停下或向45°方向的二维码行驶,在确定绕过障碍后,再向斜下方90°的二维码方向行驶,最终形成一个三角的行进路线,而SLAM导航会直接绕过障碍。
但目前SLAM也有一些弊端,比如机器上的激光仪器价格昂贵等等,相信以后随着算法的成熟和硬件成本的压缩,SLAM无疑会成为未来AGV主流的导航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