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王振民:水下机器人智能焊接与增材制造总体方案
转载 2018-07-23 14:15 来源:OFweek工控网2018年7月11日,水下机器人研发商深之蓝宣布完成了由源星资本领投,滨海创投和朗玛峰创投跟投的B轮融资。另外,深之蓝在今年初还完成了由山水投资、广东旅控集团、高林资本及智壶投资等几家机构联合投资的Pre-B轮融资,两轮融资总额累计2.5亿元。与三、四年前的空中无人机风口类似,水下机器人也步入了窗口期,越来越多的资本正在进入这个细分领域。
根据国际咨询公司IDC预测,2018年机器人与无人机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031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22.1%,到2021年更将高达2184亿美元。相较于快速增长期过后监管日趋严格的无人机市场,水下机器人作为尚待开发的新型应用,还正处于行业爆发的前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当前的水下机器人国内市场,除消费类级之外更多的是企业级,在企业级市场,许多高危、复杂、以及人力无法操作的水下工作将逐渐被水下机器人所取代。比如在军事和工业,无人机服务领域涉及国防安全、水利水电、刑事侦缉、科研考古等各行业。特别是近些年随着我国海洋石油工程、海洋科考、海洋打捞等领域迅速发展,水下无人机的需求与日俱增。未来政府对海洋开发力度的加强,也能给水下无人机企业提供一定的扶持。
水下机器人焊接与增材制造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中需要重点发展、亟待科技提供支撑的关键核心技术,对海洋资源开发、核电能源装备保障以及国土防御与海洋维权装备的自动化维保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
在此背景下,由OFweek中国高科技行业门户、高科会主办,OFweek工控网、OFweek机器人网承办的“OFweek2018中国智能制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深圳站)”将于7月26日在深圳隆重举办,此次研讨会上,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王振民将发表“水下机器人智能焊接与增材制造”的主题演讲,主要介绍水下机器人智能焊接与增值制造系统的总体结构与实施方案,探讨需要亟待突破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难题,深入分析相关的系列核心关键技术,简要介绍课题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简要分析和展望。
作为智能制造创新发展指导的专业性论坛,OFweek2018中国智能制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将吸引超50家智能制造行业专家和解决方案领军企业参会,汇聚超500位产业链CEO、CT0、CM0参与其中;大会将聚焦先进制造理念与技术,共同探讨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机遇和发展前景,分析当前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和产业环境,帮助企业抓住重要战略的发展机遇,厘清各地产业园区/智能制造基地发展思路,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健康良好有序发展。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techxplore》:人类不断制造与我们形状相似的机器人--这有什么意义呢?
- 《brookings》:交织的前沿:能源、人工智能和中美竞争
- 多样化托盘搬运解决方案亮相Fachpack——Timmer发布新型定制化托盘货叉
- 《logisticsbusiness》:“为什么人工智能会让供应链工作变得更强大?
- 区域分化、电动化与美国关税交织下的全球叉车赛道重塑
- 内部物流中的人工智能:增强人类潜能,而非取代人类潜能
- 《Dcvelocity》面对面采访:Dematic 总裁 Michael Larsson
- 中国新疆棉花机器人助力机械化达97%
- AI+3D扫描:机器视觉技术弥合仓储与制造的差距
- automatica趋势报告:德国员工对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的接受程度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