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齐鲁晚报 · 齐鲁壹点》专访迈尔微视总经理郑卫军:给机器人装上了“眼睛”

转载 2025-02-24 13:55 迈尔微视MRDVS 来源:迈尔微视MRDVS

本期正文

这个春节,“杭州六小龙”横空出世的话题持续升温,杭州这座城市再次成为焦点。近日,《齐鲁晚报 · 齐鲁壹点》记者走进位于杭州余杭区的中国人工智能小镇,采访迈尔微视总经理郑卫军。以下内容部分节选自专题报道《行业首创,给机器人装上了“眼睛”》。

一个大胆的决定

给机器人装上“眼睛”

走进迈尔微视办公区,记者遇到一个正在测试的机器人,当它靠近记者时,会自动避让。“因为它有一双眼睛,不仅能够检测障碍物,还能通过语义算法获得障碍物的具体信息。”迈尔微视总经理郑卫军向记者解释道。

(迈尔微视总经理 郑卫军)

在谈及企业的创业历程时,总经理郑卫军向记者介绍:2016年,团队成立之初便决定将研发方向聚焦于机器人视觉感知。当时,市场上多数物流机器人的视觉能力较为薄弱,依赖外部标记导航,类似于“盲人走路”,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随后,2D激光雷达的出现“就像给盲人加了一根拐杖”。——要实现机器人自主灵活行走,还需要赋予其真正的“眼睛”,然而,当时3D视觉技术在移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几乎为空白。

从0到1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面临各种挑战。经过三年的技术打磨,2019年,首款搭载迈尔微视3D视觉避障相机的移动机器人推向市场,并获得了客户高度认可,这标志着迈尔微视正式切入“移动机器人3D视觉”这一赛道。

此后,技术不断迭代升级。现在,迈尔微视的3D视觉+AI解决方案已经集成了视觉导航、视觉避障、视觉对接和视觉抓取等技术,并且批量应用于工业搬运机器人(AGV/AMR)、无人叉车、扫地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上。

记者通过一个屏幕看到了机器人“眼”中的世界:现实中的物体变为包含位置和空间信息的点,助力机器人进行精准的环境交互和自主决策。

谈及后期发展方向,总经理郑卫军告诉记者,伴随产业升级和人工智能技术迭代,机器人的“眼睛”会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迈尔微视将在智能制造领域深度挖掘,并且探索商业、医疗、养老等场景应用。

0 0

网友评论

验证码
×
  • 微笑
  • 嘻嘻
  • 哈哈
  • 可爱
  • 可怜
  • 挖鼻屎
  • 吃惊
  • 害羞
  • 挤眼
  • 闭嘴
  • 鄙视
  • 爱你
  • 泪
  • 偷笑
  • 亲亲
  • 生病
  • 太开心
  • 懒得理你
  • 右哼哼
  • 左哼哼
  • 嘘
  • 衰
  • 委屈
  • 吐
  • 打哈欠
  • 抱抱
  • 怒
  • 怒骂
  • 疑问
  • 馋嘴
  • 拜拜
  • 思考
  • 汗
  • 困
  • 睡觉
  • 钱
  • 失望
  • 酷
  • 花心
  • 哼
  • 鼓掌
  • 晕
  • 悲伤
  • 抓狂
  • 黑线
  • 阴险
  • 敲打
  • 心
  • 伤心
  • 猪头
  • 拥抱
  • 耶
  • 强
  • 弱
  • ok
  • 握手
  • 抱拳
  • 不要
  • 来
  • 拳手
  • 差劲
  • 爱你
  • 强壮
  • 牵手
  • 西瓜
  • 啤酒
  • 茶
  • 饭
  • 面
  • 香蕉
  • 香蕉
  • 玫瑰
  • 凋调
  • 示爱
  • 爱情
  • 国旗
  • 蓝球
  • 足球
  • 乒乓球
  • 瓢虫
  • 月亮
  • 太阳
  • 炸弹
  • 骷髅
  • 菜刀
  • 刀
  • 蜡烛
  • 蛋糕
  • 闪电
  • 沙发
  • 钟
  • 话筒
  • 钞票
  • 喝彩
  • 彩球
  • 鞭炮
  • 灯笼
  • 浮云
  • 给力
  • 互粉
  • 囧
  • 礼物
  • 熊猫
  • 兔子
  • 推撞
  • 威武
  • 神马
  • 压力
  • 耐你
  • 围观
  • 好激动
  • 走你
  • 笑哈哈
  • 吐血
  • 蹦
  • 加油
  • 无语
  • 安慰
  • 叹气
  • 拜托

1 2

暂无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