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 · 齐鲁壹点》专访迈尔微视总经理郑卫军:给机器人装上了“眼睛”
转载 2025-02-24 13:55 迈尔微视MRDVS 来源:迈尔微视MRDVS本期正文
这个春节,“杭州六小龙”横空出世的话题持续升温,杭州这座城市再次成为焦点。近日,《齐鲁晚报 · 齐鲁壹点》记者走进位于杭州余杭区的中国人工智能小镇,采访迈尔微视总经理郑卫军。以下内容部分节选自专题报道《行业首创,给机器人装上了“眼睛”》。
一个大胆的决定
给机器人装上“眼睛”
走进迈尔微视办公区,记者遇到一个正在测试的机器人,当它靠近记者时,会自动避让。“因为它有一双眼睛,不仅能够检测障碍物,还能通过语义算法获得障碍物的具体信息。”迈尔微视总经理郑卫军向记者解释道。
(迈尔微视总经理 郑卫军)
在谈及企业的创业历程时,总经理郑卫军向记者介绍:2016年,团队成立之初便决定将研发方向聚焦于机器人视觉感知。当时,市场上多数物流机器人的视觉能力较为薄弱,依赖外部标记导航,类似于“盲人走路”,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随后,2D激光雷达的出现“就像给盲人加了一根拐杖”。——要实现机器人自主灵活行走,还需要赋予其真正的“眼睛”,然而,当时3D视觉技术在移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几乎为空白。
从0到1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面临各种挑战。经过三年的技术打磨,2019年,首款搭载迈尔微视3D视觉避障相机的移动机器人推向市场,并获得了客户高度认可,这标志着迈尔微视正式切入“移动机器人3D视觉”这一赛道。
此后,技术不断迭代升级。现在,迈尔微视的3D视觉+AI解决方案已经集成了视觉导航、视觉避障、视觉对接和视觉抓取等技术,并且批量应用于工业搬运机器人(AGV/AMR)、无人叉车、扫地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上。
记者通过一个屏幕看到了机器人“眼”中的世界:现实中的物体变为包含位置和空间信息的点,助力机器人进行精准的环境交互和自主决策。
谈及后期发展方向,总经理郑卫军告诉记者,伴随产业升级和人工智能技术迭代,机器人的“眼睛”会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迈尔微视将在智能制造领域深度挖掘,并且探索商业、医疗、养老等场景应用。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激发创新潜能,培养未来飞行精英———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参赛者培训
- 《齐鲁晚报 · 齐鲁壹点》专访迈尔微视总经理郑卫军:给机器人装上了“眼睛”
- 比亚迪叉车:绿色动力引擎,引领智慧物流新征程
- 智领未来 | AiTEN 即将亮相德国 LogiMAT & 美国 ProMAT
- 直播预告|合肥搬易通MiMA抖音&视频号双平台同步直播,敬请关注!
- 携手共创智能新时代,德智机器人(重庆)有限公司正式开业
- 智启新程 | 杭叉智能携手太古可口可乐共筑智造新标杆
- 填补国内空白!全国首套大型智能化森林火灾救援训练设施交付
- 卡斯卡特AGV产品解决方案之家电行业的应用案例
- 合肥搬易通MiMA平衡重AGV叉车本体批量交付,助力企业实现室内外无人化仓储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