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大型增雨雪无人机飞越日喀则 青藏高原飞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实现常态化
转载 2024-09-30 09:36 四川腾盾科创 来源:四川腾盾科创9月24日下午,一架搭载云降水探测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的大型无人机,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飞入云层,成功实施人工增雨(雪)作业。大型无人机在高原地区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实现常态化,西藏地区人工影响天气空中作业力量的空白得到填补。
大型无人机起飞 摄影:张奥光
近60年来,青藏高原是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最明显的区域之一,暖湿化趋势加剧,冰川持续退缩、冻土加速融化。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青藏高原开展飞机人工增雨(雪)作业,对高原增雪补冰、生态保护、农业抗旱和防灾减灾意义重大。
机载画面 供图:腾盾科创
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地势复杂、天气环境多变,长期以来难以开展飞机人工增雨(雪)作业。随着近年来民用大型无人机的快速发展,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中国气象局响应地方需求在高原地区应用腾盾“双尾蝎A”人工影响天气型等大型无人机,在青藏高原“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与年楚河、拉萨河)”流域开展以大型无人机为主的空—天—地综合探测与增雨(雪)科学试验(以下简称“试验”),推进“一江两河”流域大型无人机增雨(雪)常态化作业。
2023年以来,在自治区科技厅、财政厅项目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联合自治区气象局等单位组织开展试验,针对高原地区典型云系,基于机载设备云降水观测,结合卫星、雷达、雨滴谱仪以及微波辐射计等空、地基特种观测手段,截至目前,利用大型无人机共开展云降水观测和增雨(雪)试验22次,总飞行时长达67小时,催化时长超25小时。
作业期间,大型无人机展现出高效灵活、飞行升限高、续航和载荷能力强、安全性高等特点,受地形限制较小且响应任务需求迅速;同时搭载高精度传感器和设备,可实现对作业区域的精确定位、监测和测量。至今年9月,气象部门探索并初步构建了青藏高原飞机人工影响天气常态化作业服务体系。
无人机装填机载焰条 摄影:方乐群
试验团队骨干、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副研究员常祎表示,通过试验,团队一方面了解了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云降水现状及其开发利用潜力,综合评估表明,在冰川地区开展增雨(雪)作业潜力很大;另一方面,显著提升了在青藏高原利用飞机开展人工增雨(雪)技术的水平,推进形成适用于高原的作业技术,促进人工影响天气在高原地区发挥效益。
无人机作业后出现雨幡和彩虹 摄影:方乐群
下一步,试验团队将继续聚焦云微物理特征与机理、人工降雪对冰川保护作用等科学问题开展针对性研究,为推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助力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中国气象局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羚控科技亮相陕西人工影响天气观摩会 智慧装备赋能防灾减灾新未来
- 科技聚力 智护山河|5G无人机便携式基站解决方案亮相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5
- 上海市副市长、闵行区委书记陈宇剑带队调研沃兰特航空
- 樱花季越江湖!普宙科技数智赋能全力护航金标“汉马”
- 丰翼正式入选香港低空经济监管沙盒首批试点项目名单
- 校企合作 | 卓翼智能与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签订校企合作框架协议
- 乘梦飞翔 恒志笃行丨羚控科技2025年度工作会议圆满举行
- 星逻智能“合伙人计划”火热招募中
- 极目无人机亮相江苏“农机3·15” 活动 科技助力春耕 护航粮食安全
- 亿航智能发布2024Q4及全年财报,首次实现全年调整后净利润和正向经营现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