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新松机器人助力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转载 2024-07-02 10:13 新松机器人 来源:新松机器人6月30日15时,历时7年筹备、7年建设的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通车后,从深圳到中山的车程将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作为世界综合建造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从开工到全线贯通的背后,倾注了近15000名建设者的努力,此外,还有一群身份特殊的“工程师”也为超级工程倾注着“超级智慧”。
6月30日15时
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
深中通道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其中隧道部分长6.8公里,最深处达水下39米,是目前全世界最宽最长的钢壳沉管隧道,隧道体需要承受巨大的海水压力。作为沉管结构最为重要的“钢铁外衣”,每节钢壳长165米,宽46米,高10.6米,全部焊缝长度加起来达到38万米,断面相当于1.2个篮球场。如何精准高效地制造这样一个个庞然大物呢?新松工业机器人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钢壳是沉管结构最为重要的“钢铁外衣”▼
新松工业机器人
在钢壳智能制造车间▼
在钢壳智能制造车间里,只有寥寥的几个工程师,若干台红色新松工业机器人高效执行复杂的焊接作业。这些机器人均采用新松焊接机器人系统,可以模拟人类娴熟工匠的焊接手法,自主完成焊接任务。由于焊接对象通常是体积大、重量高、结构复杂的大型工件,非常依赖机器人的智能分析与轨迹修正能力。并且由于焊板较厚,一道焊缝无法满足工艺要求,经常需要焊接多道,甚至多层多道,进一步加大了工艺复杂程度。
机器人模拟人类娴熟工匠的焊接手法
智能完成焊接任务▼
作为国内最早攻克工业机器人中厚板焊接技术的企业,新松采用柔性制造的设计理念,创新性的将3D视觉、点激光寻位、激光焊缝跟踪、机器人在线控制、机器人智能焊接等先进技术融入到机器人焊接工作站中,机器人可自适应和规划不同工件的焊接需求,自动调整焊接姿态,极大程度地减轻了传统工业机器人对于编程示教的依赖,有效解决了钢壳焊接过程中工件种类多,作业流程频繁更换等难题,相关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国家重大工程由国产机器人来造!
从深度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到实现国产机器人汽车点焊高端应用突破,再到央视龙年春晚的完美演出……近年来,新松工业机器人以其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高耐久性、高智能性等诸多优势广受青睐!
新松工业机器人实现国产机器人
汽车点焊高端应用突破▼
新松工业机器人央视龙年春晚演出▼
除焊接工艺外,新松工业机器人还全面应用于搬运码垛、磨抛、装配、喷涂等工艺环节,在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3C电子、工程机械、船舶等更多领域广泛服务,推动各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为国家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添薪助力!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LogiMAT China 2025丨AI与机器人“链接”内部物流:共建未来新篇章
- EK Robotics将在LogiMAT 2025展示其最新运输机器人、3D物体识别软件以及分析工具
- 航天科技集团信息化成果获管理科学奖特等奖
- 凯傲集团与英伟达和埃森哲合作,优化供应链
- 智慧城市中的北斗身影
- 浙江电信与海康威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 旷视机器人邀您共启2024 CeMAT Asia之旅
- "羚"空一跃丨海豚之星顺利通过2024年度江苏“瞪羚企业”认定!
- 镭神智能牵头起草的业内首个激光雷达3D SLAM无人叉车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 机器人“焊”动未来——新松亮相埃森焊接与切割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