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从上海飞舟山,2小时后载40斤梭子蟹大黄鱼而归
转载 2021-08-27 16:16 新民晚报 来源:新民晚报8月25日,一架无人机从上海金山出发,跨海飞到浙江舟山,装载梭子蟹、大黄鱼等20公斤海鲜特产,又飞回上海。
这趟行程往返近200公里,单程近100公里,单程用时1小时。
这是自2020年底民航总局启动13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以来,我国首次使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驾驶飞行器进行的、超长距离海岛场景物流运输实践。
8月25日,无人驾驶飞行器从上海金山出发,跨海直飞到浙江舟山,装载梭子蟹、大黄鱼等海鲜特产,飞回上海。 本文图片均为金山区供图
无人驾驶飞行器满载而归
我国的岛屿具有小岛多、大岛少的特点,因陆地与海岛交通不便,海运船班次有限且速度较慢,海岛的发展备受制约。电动垂直起降技术,为海岛低空智慧物流运输打开了新的大门。
然而,跨海无人驾驶飞行不仅需要具备长航时、长航程和大载荷的能力,还需要克服海上大风、海面波光对卫星导航信号的干扰、超长距离通信等技术难点。
舟山海鲜1小时到上海的首次“破冰之旅”,由上海峰飞航空科技自主研发的eVTOL(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电动垂直起降)无人驾驶飞行器承担。其采用垂直起降固定翼构型,兼顾长航时和大载荷,并且拥有稳定的飞控、航电系统和安全冗余设计,具备100km以上超远图数传能力、广域卫星通信能力和平飞7级抗风能力。
峰飞方面向记者透露,由于这是首次跨海运海鲜,海鲜重量为20公斤。今后运货重量会逐步增加,如果采用V400信天翁无人机,单次可运海鲜100公斤。成本方面,据该公司测算,每公斤的各种成本大约在3-4元,20公斤的成本在60-80元。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这次无人机跨海往返运输的电费总共只需要2度电,也就是往返一次的电费2元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无人驾驶飞行器
2019年,民航总局发布《促进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先载货后载客、先通用后运输、先隔离后融合”的无人驾驶航空发展路径,并指出将重点开展低空无人机公共航线划设和运行研究,组织开展垂直起降载人(VTOL)及物流无人机试运行,为制定适航、飞标、空管运行规则、标准提供依据。
2020年底,民航总局启动了全国首批13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上海金山华东无人机基地是唯一一个以海岛为应用场景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进一步提升海岛间快件、生鲜等高品质、高附加值物品运输效率。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霍尼韦尔与 Corvus Robotics 合作实现仓库库存跟踪自动化
- Ascent AeroSystems 推出 HELIUS™ — 一款 249 克同轴纳米无人机
- 无人机在电力行业的革新应用:从巡检到检测的全面升级
- 天翎科携手上海天使会举办低空经济行业分享会丨低空企业
- Aquiline Drones - 能源和公用事业领域的先锋无人机技术
- FlyFreely 获得 LAANC 批准进入北美市场
- UAVOS 推出坚固的复合材料起落架,可增强无人机性能
- 中国航空纪录|海鸥EAGLE-300-XFA2以技术创新推动低空飞行器高质量发展
- Cucuyo 和 Cavok UAS 成功完成激光通信终端飞行测试
- 中科云图荣获第三届雪野机巢耐力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