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ildrone无人船将在加勒比海进入飓风区域
转载 2021-06-03 14:15 cnBeta 来源:cnBeta据外媒报道,虽然有些人追逐风暴是为了刺激,有些人是出于好奇,但也有一些人追逐恶劣天气是为了科学目的。在最近将展开的一场追逐中,一小队无人驾驶的水面船舶将故意进入飓风区域。
旧金山的Saildrone最早出现在雷达上则是在2018年,当时澳大利亚研究机构CSIRO利用三艘23英尺长(7米)、装有传感器的Explorer船探索南大洋。今年早些时候,一个更大的兄弟--Saildrone Surveyor,它长72英尺(22米),负责绘制深海海底的地图。
这两款无人船都由风力驱动,机载电子设备所需的能量来自太阳能电池板。它们可以通过远程控制或沿着指定的航路点自主操作,并且一次可以在任务中停留长达12个月。该公司提供MAAS(任务即服务)或DAAS(数据即服务)解决方案,它们已经在北极、南极洲、太平洋、大西洋和沿海地区记录了超50万海里的航程。
这艘最新的船舶将在飓风季节被派往大西洋执行调查任务。但这5艘无畏的Saildrone将直接冲向飓风天气系统而非试图从远处收集数据,以为研究人员提供所需的实时观测从而构建更准确的预测模型。在那里,他们可能会遇到超过每小时70英里(110公里/小时)的风和超过10英尺(3米)的海浪。
小船队的成员已经装备了坚固的16.5英尺(5米)“飓风之翼”从而让它们能在进入飓风中心时保持运转。这是在北太平洋冬季风暴期间经过五个月的测试和调整后的成果。
Saildrone创始人兼CEO Richard Jenkins指出:“新飓风之翼改变了在地球上最极端天气条件下收集现场数据的游戏规则。Saildrone将能前往任何科学船只从未涉足过的地方、直接进入飓风眼并收集数据,从而使世界各地的社区更安全、免受这些破坏性风暴的影响。”
据估计,飓风除了对人类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外,还会在美国沿海地区造成价值约54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人们希望风暴追踪任务将有助于改善预报。
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生物压力、风速和风向、水温和盐度、海面温度、和海浪高度和周期将实时传送给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太平洋海洋环境实验室(PMEL)以及大西洋海洋和气象实验室的科学家。这些数据也将提供给美国国家气象局、国家环境卫星、数据和信息服务及其他机构的人员。
NOAA的Jun Zhang博士表示:“我们对飓风的认识最大的差距在于它们如何快速强化以及准确预测它们会变得多强的能力。我们知道海洋和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是为风暴提供能量的关键物理过程之一,但为了进一步了解,我们需要收集风暴期间的现场观测数据。当然,考虑到这些风暴的危险,这是极其困难的。我们希望Saildrone收集的数据将帮助我们改进模型物理,然后反过来,我们将能够改进飓风强度预测。”
据悉,这五艘Saildrone将于8月从美属维尔京群岛发射,然后部署在过去经历过大量风暴的地区。科学家们计划在2021年热带大西洋飓风季节收集数据。预计此次出海将成为未来部署更大船队的基础。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到潜行创新调研,加快打造海洋经济优势产业,全力推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实现大飞跃大提升
- 云洲智能无人艇再次刷屏!重温中国航展上的媒体焦点时刻
- 全球首发 | 潜行创新邀您11月8日揭晓革命性划时代的海洋智能装备
- 展会预告 | 云洲智能诚邀您参加2024海博会
- 云洲亮相中国人民警察大学警务大会 助力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
- 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党日活动:珠海水务走进云洲 以新质生产力助智慧水务发展
- “云二代”们上课啦!——云洲智能暑期亲子研学活动圆满举办
- 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感谢信:云洲无人船助力洞庭湖洪灾救援
- 巴黎奥运背后的环保较量:潜行创新见证塞纳河的双重面貌
- 一个水下科技公司的八年:潜行创新的深海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