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这位女主人,带领团队做起了植保无人机这一炫酷,就在长治
转载 2020-10-07 09:24 听潞州 来源:百家号在普通人的印象中,植保无人机应该是男人操控的事儿,可今天的女主人公郝秦梅,在看到植保无人机酷炫飞行的那一刻起,就与它结下了深深的缘分。从爱好发展到资深玩家,又把它变成一种事业,给更多农人带来新技术和新理念。
这就是郝秦梅,壶关县人。此时的她正在田间进行无人机喷洒作业。通过手上的控制器,能实现喷洒药剂、种子、粉剂等田间作业,其喷洒效率是传统人工的30倍。
郝秦梅:“我就是清楚的记得2015年,看了一个电视上有一个大疆精灵4的白色的有四个桨叶的无人机,当时就觉得特别喜欢那个镜头,那个造型,就有一种科幻的感觉。”
2015年,她第一次接触到无人机,之后就有了做这一行的想法。通过在网上查阅大量信息,最终锁定大疆植保无人机。
郝秦梅:“有一次我们去新疆,就看那个大疆的飞机在新疆好多棉花地里面、葡萄园里面作业,当时就很受触动。就想我们山西当地这块玉米比较多,是不是也可以在咱们玉米地上作业,然后我们就买了一台大疆ES无人机,做推广的话,就自己成立了一个合作社。”
2018年,她成立了自己的合作社,组建的一个10个人的团队,实行自主经营、民主管理。为了提升社员们的技能水平,推广无人机植保理念,合作社经常组织学习培训,测试考评活动。随着团队成员的不断加入,合作社的无人机也从1架增加至10架。
郭晓阳(无人机培训讲师):“无人机培训就和咱们驾驶员拿驾照一样,因为植保无人机在人药分离上、农田作业效率上、病虫害防治上,它跟以前的有很大不同,它植保的一个效果,打虫的精准度比以前更好。”
根植农业,无悔付出。2019年,她带领团队先后参与在长子、沁源的玉米“草地贪夜娥”统防统治中应急防治快速反应的工作,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确保了农业安全生产。
郝秦梅:“你接触的人都告诉你,咱们这边不适合做这个。因为咱们这里每家就那么三五亩地,最多也就是七亩地,飞机就根本不适合去做。飞机只适合新疆、甘肃、东北的那些大田,不适合咱们这些小地作业。他们就都是这样说,直到最后你一直走下来,你真的觉得是其实挺适合的,它真的有它的市场。”
随着全市农业大发展和新型智能科技产品的不断推进,郝秦梅将带领团队坚持服务为先,率先垂范,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增强科技创新力度,为我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郝秦梅:“老百姓需要我们,我们就会尽力去做这个事情。包括从春种到秋收,尤其是我们的无人机统防统治病虫害防治,我们会做到极致,让老百姓真正的受益。”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犇腾600重载无人机首次实现10千伏电杆空中运输及精准就位安装
- 媒体聚焦|全国首套“无人车机”协同电力巡检系统上线
- “中大型无人机地勘运输”团体标准立项获批,驼航科技、中飞院联合地勘头部运营企业九重天牵头
- 极飞科技赋能平谷,共建数智果园
- 《中大型无人机地质勘查物资运输作业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立项获批
- 沃飞长空|曹操出行发布“天地空一体化”共享出行蓝图,携手沃飞长空打造出行新体验
- 1500w南京无人机作业数据处理服务招标,南京·西安·河南等地的最新标讯商机丨低空项目
- 省政协副主席杨冠军莅临羚控科技参观指导,共话低空经济发展新机遇
- 驼航科技×宗申航发:2025智博会协同创新成果展示,技术协作激活产业创新链
- 征求意见|《民用无人机机巢通用术语》(征求意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