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成飞技术奇袭立新功!不是歼20,又一款隐形飞机直面高危战场

转载 2020-08-10 11:17 巅峰高地 来源:百家号

十几年前大洋彼岸首席军事顾问迈克·马伦曾说F-35将是最后一款载人战斗机,然而时过境迁原本在无人机领域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他们正逐渐落入下风,因为太平洋两岸正在接连上演“龟兔赛跑”与“田忌赛马”的故事。

本月初,由气象局主导联合包括航空工业集团在内的12家单位,使用一架大型无人机针对森拉克台风首次进行了高空台风综合观测试验。

翼龙-10察打一体无人机

“翼龙-10”代号首次出现在世人面前,该机升至1万米高空并抵达目标空域后成功投放30枚探空仪,并联合毫米波雷达对森拉克台风进行立体式CT扫描,弥补了台风资料空白区,对精确测定台风中心位置提供了重要依据。

翼龙-10飞赴目标空域途中

翼龙-10向战而生:直面高危战场环境

翼龙系列无人机近年来在国际上的表现可谓是有口皆碑,对外销售量以“百架”为单位计算,在实战环境中累计发射数千枚导弹,且命中率保持在90%以上居高不下,翼龙-1与翼龙-2也早已进入我军现役装备序列,代号分别是“攻击-1”与“攻击-2”。

翼龙-2察打一体无人机

此前公开的翼龙系列无人机只有三款,除上述两款外还有一款被称为“翼龙1-D”的全复合材料版,这三款无人机无一例外都是察打一体无人机,其共同特征是采用螺旋桨发动机,长航时是他们的共同优势,可以长时间留空进行侦察打击。缺点是速度慢、机动力弱、升限低,易被地面防空武器拦截,高危战场环境适应力较低。

翼龙1-D基于全复合材料机身研制

翼龙-10则完全不同,这是一款直面高危战场环境打造的具有雷达低可探测性特征的隐形察打一体无人机,由中航成飞自主研发,机体性能优势是高空、高速、长航时无人飞行,能配装图像侦察、电子侦察、察打一体等多种任务载荷,是满足军贸和民用市场需求的通用平台。

从外形看它很像两年前亮相第十二届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的云影无人机,例如气动外形都是下单翼、V型垂尾,此种布局有利于隐形,V型垂尾可以散射雷达波束,同时也可对发动机部位构成雷达屏蔽。

翼龙-10无人机V形垂尾

不过,二者还是有很大不同,云影无人机动力系统采用涡喷-11C发动机,尾部喷口也无任何修形措施,后视隐形能力十分低下。翼龙-10则是我国第一款配装双涡扇发动机、实现双发双控的高空高速无人机,尾喷口有明显的隐形修形,和成飞此前披露的风影无人机高度一致。

云影使用的是单台涡喷-11C发动机

翼龙-10机长9米、机高3.7米、翼展18米,最大起飞重量超过3.2吨,可以挂载超过400公斤的武器载荷,尺寸规格与云影无人机大体相当,但12500米的巡航高度与超过500KM/h的巡航速度两项指标均弱于云影无人机,这是因为在气动布局一致情况下涡喷发动机相较于涡扇发动机在实用升限与速度上更具优势。

然而涡扇发动机耗油率低的优势使得翼龙-10拥有更长的巡航时间与作战半径,巡航时间超过8h,航程则超过4000公里,作战半径超过1500公里,与著名的苏-27战斗机处于同一水平线,通过观察翼龙-10在此次台风立体扫描探测试验任务中的航迹图也可以感知它的战场触达能力。

双发涡扇配置的风影无人机(翼龙-10)

翼龙-10实际就是风影无人机,云影则是风影的外贸版,外贸版出于价格、技术保密等因素考虑,会在设计、配置上有一定程度的阉割。

央视在报道翼龙-10的画面中又出现了“云影”一词,说明中航成飞希望将翼龙-10与云影无人机打包成一个完整品牌,这样更有利于对外军贸。

翼龙-10台风观测试验航迹图

战时翼龙-10有三种任务构型,分别是察打一体、图像侦察、电子侦察,该机可在敌野战防空系统打击半径外的万米高空投放制导武器,战术打击距离达百公里级,远远优于当今世界任何一款察打一体无人机,在执行侦察任务时最远成像距离更是超过400公里。

翼龙-10侦察距离超过400公里

大洋彼岸尖端无人机接连下马,罪魁祸首是“人祸”

放眼全球翼龙-10并不是唯一,大洋彼岸早在11年前就首飞了性能远胜于翼龙-10的复仇者察打一体无人机,该机不仅有推力更强的单发大推,甚至还配置有内置弹仓,最大起飞重量达9吨,武器挂载能力是翼龙-10的将近三倍,巡航速度更快,能达到740km/h,最大升限18288米,续航时间20小时。

复仇者察打一体无人机

复仇者无人机综合战技术性能全面优于翼龙-10,但该机在首飞两年后却被用户拒绝,大洋彼岸空军宁愿继续在收割者无人机上缝缝补补也不愿意采购新机。

这时有人就会想,是不是复仇者无人机虽然纸面性能漂亮,但却是中看不中用呢?

MQ-9收割者察打一体无人机

这个问题先放一边,再来看看另一架具有先进性能的X-47B隐形飞翼式无人机的结局,该机7年前就在布什号航母上实现了上舰飞行测试,最大起飞重量20吨,内置弹仓可以挂载2吨弹药,加上飞翼式布局加持其隐形性能甚至比B-2A轰炸机更好,如此优秀的飞机结局又是怎样呢?

X-47B上舰测试

X-47B在花掉8亿美元研发费之后走向了下马结局,最终被一款代号为“黄貂鱼”的非隐形无人加油机取代,而后者并不具备作战能力,是一款纯粹的空中加油机,目的旨在延伸F-35、F/A-18有人战斗机的作战半径。

前有复仇者后有X-47B,为什么都无疾而终了?复仇者是空军项目,他们宁愿在螺旋桨动力的收割者无人机上敲敲打打也不愿买新机,根本原因是没钱,钱都去哪里了?都去用来填F-35这个无底洞。

F-35C阻拦着舰

X-47B下马的原因是海军要维护F-35采购能力的稳定性,同时保住那些飞行员的饭碗。从作战效能上看,F-35隐形性能必然无法匹敌飞翼式布局的X-47B,后者高危战场环境生存力更强,再从长航时巡逻的效费比来看,F-35烧掉的美元要比X-47B多得多。

诚然F-35联合攻击机作为一款出色的第四代战斗机的确拥有不俗战力,但它却成了探索新质战斗力的最大拦路虎,可谓是成也F-35败也F-35。

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大洋彼岸连续下马系列先进无人机为太平洋另一边的技术奇袭创造了绝佳机遇,去年10月1日,攻击-11与无侦-8的亮相可谓是双双实现了世界唯一。

攻击-11是全球第一款投入现役实用的飞翼式隐形察打一体无人机,官方在解说时甚至使用了“常规战略打击”一词,该机全向隐形性能全面优于B-2A隐形轰炸机,拥有强大的战场穿透力。

攻击-11隐形察打一体无人机

无侦-8则是全球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投入实用的临近空间无人机,该机采用乘波体气动布局,能在临近空间通过火箭动力进行大马赫数高速飞行,而且还能自主返场降落,可对战区打击毁伤效果进行快速侦察判定,能够确保我方建立非对称的信息优势。

无侦-8

如果说攻击-11与无侦-8的问世深刻诠释了“龟兔赛跑”这则寓言故事的真谛,那么国际市场上的无人机角逐则是“田忌赛马”故事的当代翻版。

应该说在翼龙-1刚刚诞生的年代我们完全不具备与大洋彼岸在察打一体无人机领域争雄的实力,但由于他们保守的市场决策导致为我们腾出了一大片无人机市场,翼龙-1、彩虹-4综合技术性能都弱于MQ-1捕食者,但凭借价格优势我们还是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

彩虹-5察打一体无人机

在外贸利润供养下翼龙与彩虹两大系列无人机实现了快速迭代,到了翼龙-10问世的当下,该机在国际市场上就做到了首屈一指,而复仇者无人机早已尘封。

前不久,大洋彼岸终于醒悟过来要放开无人机出口的技术管制,但亡羊补牢为时已晚,近年来我们已经培育出了规模庞大的无人机市场与供应链,功能各异的各类无人机呈现百花齐放之势,就连国际顶尖的飞翼式隐形察打一体无人机国内就有4款,甚至民营企业也想要在军用无人机领域跃跃欲试。

飞翼式隐形无人机彻底白菜化

为什么大洋彼岸在拥有绝对优势且一手好牌的情况下,打得七零八落?《隆中对》里的一句话就很应景,“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0 0

网友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