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无人机 “救人”、“放牛”,扮演空中超人

转载 2020-06-20 17:08 重科技 来源:重科技

据悉,截至2019年底,中国全行业无人机拥有者注册用户达37.1万个,注册无人机共39.2万架。去年全年,参与民航局无人机云交换系统的无人机飞行小时共有125万小时。这一系列数字表明无人机已经被很多人接受,现如今它早已不仅限于私人用途,在协警救人、助农助工等方面正在发挥重要的作用,取得重要突破。

协警救人的好帮手

近年来,警用航空不断实现新发展,至2020年初,全国已组建39支警务航空队,配备各型警用无人机从2013年不足100架发展到目前7000余架,培养操控人员8000余名。警用无人机以其体积小、机动性好、价格低、不受地理环境条件限制等优势,能够执行多种危难、险重任务,在重大活动安保、空中巡逻、追捕抓逃、交通疏导、缉私禁毒、应急救援等领域发挥着应有作用。三亚某公司7名员工相约爬山不慎迷路,三亚市公安局海棠分局联合消防部门、社会救援团体,借助无人机等设备,成功解救被困山中的失联人员。

6月9日,国网泰安供电公司对220千伏泰丰线、泰汶一线展开无人机精细化巡检,给输电线路防山火、防汛以及多项线路保电防护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克服了地面巡视中的视野盲区和视觉误差带来的影响,确保及时发现线路缺陷和隐患,为电网安全可靠供电提供强有力、精益化的技术支持。

进一步实现自动化管理农牧

近日,在中国经济网举行了中巴经贸热线云沙龙中,巴基斯坦嘉宾卡姆兰-罗素表示,无人机不仅可以防治蝗虫,也可以在未来帮助巴基斯坦向智能农业迈进,无人机可以像软件一样对土地进行测绘和分级,然后科学喷洒杀虫剂,是一种非常自动化且低成本的解决方法。他还认为,巴基斯坦可以成为中国无人机产业的优秀合作伙伴。“这样中国便可专注于5G、人工智能和其他更具创新潜力的项目,它们对中国来说比生产无人机更具价值。” 罗素说。

据了解,被誉为“世界第一古梨园”的什川古梨园,在6月11日首次开展无人机飞播技术病害虫防治活动,为保护和利用百年古树林木提供科技支撑。无人机植保技术智能化程度高,节水省药,采用超细雾状喷洒容易透过植物绒毛表面,形成一层农药膜均匀而有效的杀灭害虫。当天,30分钟完成了400棵古梨树的喷洒作业。此外,相对于传统播种方式,无人机播种有很多优势。

再来了解一个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带来的黑科技——“无人机放牛”。简单说,就是给每头牛戴上一个特制项圈,项圈可24小时监测其所在位置等信息。

无人机+5G,未来可期

6月11日,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和当地电信企业第一通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将携手空中客车在新加坡海事无人机测试区展开5G独立电信网络无人机测试。第一通会同新加坡本地企业合作,开发全球首个获得航空认证、适用于城市空中飞行运作的5G通信调制解调器。

科技是为了进步,进步是为了前进和更好的发展,从助力现代乡村到给力智慧城市,凡是需要空中解决方案的地方,都将有无人机的一席之地。借助新基建和5G力量,无人机将应用在更广阔的领域。

0 0

网友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