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之蓝长距离水下机器人探测设备顺利通过南水北调工程验收!
转载 2020-05-25 21:12 深之蓝 来源:深之蓝2020 年 5 月中旬,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长距离水下机器人探测设备联合研发项目合同验收会在高碑店组织召开,中线建管局相关领导、业务相关部门、项目审评专家与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深之蓝公司)相关代表参加会议。
与会人员听取了深之蓝公司关于长距离水下机器人探测设备研发、检测、测试、验收资料准备等情况的汇报,经现场测试、资料查验,共同认定:水下机器人探测设备功能及参数满足合同要求,同意通过验收!现场专家表示,数千米级长距离水下机器人检测设备的开发成功,意味着深之蓝在水下机器人总体设计制造、自动化控制、水下高精度导航、水利多工况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技术实力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现场汇报
现场查验
现场查验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全长1432公里,交叉建筑物2385座,输水干渠地跨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个省、直辖市。截止到5月9日,中线工程累计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平稳输水290亿立方米,成为沿线24座城市供水的生命线。
为了严密监控工程运行状态,中线建管局相关领导与专家考虑引入智能水下机器人,作为观测、检测的补充方式。由于该项目规模大、战线长、涉及领域多,且是涵盖大坝、水库、渠道、大型渡槽、隧洞等工程的超大型项目集群。目前现有的水下机器人无法完全满足检测任务。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可以覆盖各种复杂工况、完成多项检测任务的水下机器人检测方案。在这种情况下,深之蓝在水利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打动了客户,也从而有幸参与了“长距离水下机器人探测设备”的联合研发。
某次现场勘验
从18年8月接到任务开始,深之蓝团队进行数次现场勘验、历时8个月,终于提出了贴合实际场景需求的长距离水下机器人检测方案,该方案由长隧洞检测专用水下机器人、全自动缆轴、一体化工程车、集成化控制站四大模块组成,可对倒虹吸、隧洞、暗渠、箱涵等多种不同工况的输水建筑物,集成多种传感器,可通过声学、光学方式进行结构细节检测。内嵌高精度导航系统,可实现全自动驾驶,根据设计要求,对隧洞的最长检测距离为6000米。(点击图片了解方案详情)
该方案已经在客户现场进行了多次验证,帮助客户获得大量珍贵资料。本次验收顺利通过,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水下机器人在大型复杂工况中实际应用的一次重大突破,该方案有望在更多长距离水利水电检测中发挥作用。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极目无人机领航北美市场,中国高端制造出海登峰
- 千机科技2025春节档飞行捷报:解锁“非遗版”春节新体验,无人机表演超燃出圈!
- 携手保电亚冬,托举冰雪之约|云圣智能助力织就亚冬会保电“智慧防线”
- Verity联合 On 和 Maersk测试仓库AI无人机
- Swisslog 在 LogiMAT 2025 上展示自动化解决方案并庆祝成立125 周年
- DS Automotion将在LogiMAT 2025展示紧凑型AMR和车队管理系统
- “我们让全球供应链运转”--是柯尔伯在LogiMAT 2025上的主题
- Stäubli将在2025年 LogiMAT 展示其最新的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
- Ati MotorsB轮融资2000万美元加速其人工智能驱动的机器人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
- Symbotic收购沃尔玛机器人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