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用无人机的应用需求及趋势
转载 2020-03-04 19:03 节能新时代 来源:快资讯随着无人机特别是工业无人机的迅速发展,无人机在警务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有效解决了此前一些公安工作中难以完成的任务。在反恐处突、大型活动安保、群体性事件处置,以及森林防火、应急防控等多种作战任务发挥出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本文将对警用无人机的应用需求及趋势进行介绍。
1.实战化
警用无人机除了在各种比武演练活动中进行应用之外,更需用于公安日常警务工作。警用无人机不仅要在复杂环境下进行使用,也需要贴合公安实战应用,如远距离查看细节,人脸识别、车牌识别,以及挂载喊话、抛投和抓捕网枪、催泪瓦斯等处置类装备,以对现场进行有效处置。
2.提升性能
对于警用无人机来说,除了更长的滞空时间、更远的控制半径、更高的控制精度外,还应注重挂载的任务设备。特别是警用无人机的应用场景复杂,高楼多、人流量大,一些城中村中还密布着各类线缆,地形特征复杂,在西部则存在风沙等恶劣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警用无人机安全有效的完成执法任务,是各无人机制造厂家所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3.丰富功能
目前绝大部分的警用无人机还处于以航拍为主的初级阶段,应用形式和应用场景非常简单。公安实战部门需求的警用无人机,不仅要适合空中隐蔽侦察,还要能开展反恐处突、森林防火、应急防空、禁种铲毒、大型活动安保、群体性事件处置等多种作战任务。面对不同的任务,如何快速集成、挂载不同的配件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4.快速部署
在一些警用实战任务中,要求无人机到达现场后能立刻装配,迅速升空,展开侦查等工作。部分地区需要实现当110指挥中心接警后,无人机能够接收后台指令,自动飞行至报警地点。
5.数据安全
警务工作的特殊性,要求警用无人机在传送数据时必须安全,保密性要求高,任务内容不能随意泄露。在利用无人机执行任务时,数据、通信传输必须数据链化才能保证内容的安全。
6.结构化数据处理
随着公安大数据的发展,包括警用无人机在内的前端设备采集回的海量数据,如何提取有效信息并与警务系统相结合,也是各地公安机关在积极探索的一个热点。当前已有部分无人机制造厂家实现了对拍摄画面中人、非机动车、机动车等信息的提取,在事后追查分析时刻快速提取有效信息。
7.产品形态发展
大型警用无人机往往会使用高清和大变焦拍摄云台,从数千米之外轻松获取清晰的现场画面,或挂载声明探测器、救援物资等,而小型无人机则多运用于快速取景。直升机、多旋翼常应用于突发事件的处置,而固定翼则多应用于长距离、大范围的巡逻巡查。
结语
未来无人机将是智能化的,而不仅仅只是听从指令被动行动的设备。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尤其是面对抢险救灾情况,环境极其复杂,人工操作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一架具有主动判断能力和感知能力的智能化无人机就能在实际使用中得到良好的应用,以自主控制为代表的无人机智能化水平未来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在采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后,无人机可在不同环境下自主完成各项作业任务。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2025全国航空航天模型(室内项目)锦标赛和中国无人机足球联赛(上海站)将在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同期举办
- 纵横股份携手绍兴共建低空数字经济新高地
- 倒计时丨2025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蓄势待发,7月盛夏相约北京
- 中国电科召开低空经济发展大会 | 护航低空经济 安全智慧飞行
- 千里驰援!翼龙无人机架通“应急使命·2025”空中信息生命线
- 致敬抗战胜利80周年,9月3日天安门举行盛大阅兵
- 首批20+会议活动公布: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邀您共赴盛会,洞悉万亿未来
- 全国首探!“海燕”无人机成功观测东北冷涡
- 2025中国(南京)数字乡村暨智慧农业博览会正式开幕!
- 活动预告丨低空百大应用飞演-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