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企业好样的,无人机帮巴基斯坦兄弟防治蝗灾
转载 2020-02-22 22:54 赛为智能 来源:赛为智能近日,在巴基斯坦德拉伊斯梅尔汗(dera IsmailKhan)地区,面对田间肆虐的蝗虫,当地民众使用赛鹰多旋翼农用植保无人机,从低空向沙漠蝗虫进行喷洒,消灭蝗虫。这款无人机的生产企业,正是深圳本土知名的人工智能上市企业赛为智能。
据了解,当前巴基斯坦正遭受20多年不遇的蝗灾,巴东部旁遮普省大片农田受灾严重,蝗灾从该国南部信德省和东部旁遮普省出现,首次波及西北部的开伯尔-普什图省。巴基斯坦政府已经宣布国家进入抗击蝗灾紧急状态。根据巴官方数据,蝗虫目前每天破坏约3.5万人的口粮,预计今年巴谷物和棉花收成会大幅受损。
2月16日,在巴基斯坦德拉伊斯梅尔汗(dera IsmailKhan)地区,当地民众启用赛为智能多旋翼植保无人机,用于当地蝗虫灾害的防治工作。
在连日来的飞行作业过程中,赛为智能赛鹰植保无人机通过装载灭蝗药剂,从低空向沙漠蝗虫进行喷洒,大量消灭蝗虫。相比人工喷洒和载人飞机喷洒,植保无人机作业更加灵活便捷,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喷杀效果更为显著。同时,赛鹰无人机还可以根据地形进行灵活调整和改进,成为当地蝗虫防控工作的有力帮手。
赛为智能董事长周勇向记者介绍,这款赛鹰SY141HR多旋翼农用植保无人机,是去年4月进入巴基斯坦市场,主要用于当地农林植物保护领域作业,如喷洒药剂、作物施肥、病毒消杀等。在这次蝗灾防控中,赛为智能无人机大显身手,成为当地蝗虫防控的重要工具。不仅适应能力强,而且喷杀效率高、效果显著,民众反馈很好。
周勇表示,中巴两国情谊深厚,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巴铁兄弟举全国之力对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支援。“为此,我们正在紧急制定相关援助方案,只要接到巴方的需求,我们将组织一批无人机投入到抗击蝗灾的战斗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深圳科技企业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参与国际合作。据了解,2018年,赛为智能开启人工智能战略转型,集中优势资源对海外市场进行布局,重点开拓“一带一路”市场,自主研发的工业级无人机、机器人、人脸识别和AI+智慧城市等产品方案,相继进入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印尼以及阿联酋等国市场。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犇腾600重载无人机首次实现10千伏电杆空中运输及精准就位安装
- 媒体聚焦|全国首套“无人车机”协同电力巡检系统上线
- “中大型无人机地勘运输”团体标准立项获批,驼航科技、中飞院联合地勘头部运营企业九重天牵头
- 极飞科技赋能平谷,共建数智果园
- 《中大型无人机地质勘查物资运输作业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立项获批
- 沃飞长空|曹操出行发布“天地空一体化”共享出行蓝图,携手沃飞长空打造出行新体验
- 1500w南京无人机作业数据处理服务招标,南京·西安·河南等地的最新标讯商机丨低空项目
- 省政协副主席杨冠军莅临羚控科技参观指导,共话低空经济发展新机遇
- 驼航科技×宗申航发:2025智博会协同创新成果展示,技术协作激活产业创新链
- 征求意见|《民用无人机机巢通用术语》(征求意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