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气候变化,科学家们用无人机种植10亿棵树!
原创 2020-01-14 13:01 倚歌 来源:无人机网加拿大的科学家计划到2028年,通过使用无人机种植10亿棵树来帮助应对气候变化。
这家名为Flash Forest造林公司背后的团队表示,他们已经开发了无人机技术,该技术可以绘制出种植所需二氧化碳含量最高--平均密度为每公顷2,000的树木的最佳种植区域。他们认为,一名无人机操作员有可能每天种植100,000棵植物。希望抵消“在未来十年内足以对气候变化产生重大且可衡量的影响”的碳排放。
根据他们的KickStarter所介绍的页面尚显示,该公司使用附着在无人机上的气动机器来种植豆荚。每个容器包含三颗发芽的种子以及适应当地的其他物种,一种名为菌根的真菌,包裹肥料和其他“秘密”成分以帮助植物发育。播种后,无人机将喷洒诸如氮等营养物来覆盖该种植区,以帮助幼苗生长。然后,可以实时制图地形图以监视其进度。
他们的方法比普通的植树技术快10倍,成本节省20%。他们希望采用他们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应付野火造成的破坏。
Flash Forest在其网站上援引国际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警告,说我们只有10年的时间“扭转气候变化并防止对我们的物种和文明造成灾难性的失控影响”。科学家们说,自工业化前时代以来,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量一直在增加,到2018年达到340亿吨的排放量。而且自然吸收的二氧化碳量远低于人类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而且,根据该团队的说法,地球每年损失130亿棵树,但恢复不到一半。他们指出,植树是固碳的“最快、最便宜”的方式,因为一棵树平均每年吸收18公斤以上的二氧化碳。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低空”+“驼峰”:解锁绿色矿山与冶金勘探新密码
- 缅甸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一行来访调研星逻智能
- 布局自贸港!坤雷科技携手海南大鹏航空亮相警院无人机实训基地
- 大疆 Mini 5 Pro 无人机被曝9月 18日发布:首搭OcuSync 4+图传
- 犇腾600重载无人机首次实现10千伏电杆空中运输及精准就位安装
- 媒体聚焦|全国首套“无人车机”协同电力巡检系统上线
- “中大型无人机地勘运输”团体标准立项获批,驼航科技、中飞院联合地勘头部运营企业九重天牵头
- 极飞科技赋能平谷,共建数智果园
- 《中大型无人机地质勘查物资运输作业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立项获批
- 沃飞长空|曹操出行发布“天地空一体化”共享出行蓝图,携手沃飞长空打造出行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