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田刚印:航空级无人机可能是下一代交通工具
转载 2020-01-14 09:44 肖玮 陈维城 来源:新京报1月13日,政协北京市十三届三次会议进入第四天议程,针对北京无人机产业的发展,来自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界别的政协委员、北京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航智科技”)董事长田刚印接受新京报千龙网的访谈。
企查查显示,中航智科技成立于2012年11月,是在北京市政府支持下成立的高科技企业,公司总部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主营业务包括无人机、航空机载设备以及自动激光驱鸟器等机场设备的生产和销售。
访谈中,田刚印被问到“现在初创企业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时,其以无人机产业为例表示,当把想法变成产品时,需要把它造出来时,比如无人机,企业在北京,但机器的整个制造、打样往往都去南方,然后会带来三个问题:一是迭代的周期会很长。开模本身就不是批量生产,厂家不愿意做,排的周期很长,影响迭代的速度;二是质量得不到保证。因为没有长期稳定的供应商,再加上初创企业本身量就很少,所以去南方的时候往往选一些小的厂子,出了问题时,往往不清楚是创意出了问题,还是制造过程出了问题。三是成本的问题。田刚印表示:“好不容易融了一点钱,然后全被用在试制上面去了,因为试制量很少,成本可能是批量生产的十倍甚至更高。”
田刚印建议:“在亦庄我们形成一个产业链快速制造中心,这可以从外部引进一些企业过来,也可以给我们搭建一些平台,让我们的想法到亦庄能够快速变成产品。”
“北和南的区别,南方主要是市场去牵引、民用,北方是国家政策牵引、军用或者更大的飞机。”田刚印表示,“我们在亦庄发展这么多年,感觉发展工业级无人机的话,整个北京的工业环境还是没有南方好。”
在被问到“随着5G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对无人机行业有什么提升和帮助”时,田刚印表示,无人机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周围行业的支撑,包括新的动力、新的材料、新的工艺,如3D打印等。“原来航空器很贵,因为它的工艺很复杂,材料成本很高,随着新的工艺比如3D打印技术,新的材料如复合材料的发展,这个成本已经降成原来的十分之一了。”
田刚印认为,现在已经初步提出航空级无人机的概念,2020年应该是航空级无人机的一个元年,航空级无人机很有可能是下一代的交通工具。他在访谈中透露,公司现在做一款飞机,大概40分钟就能从北京飞到济南,制作成本在1百万左右,“售价不知道,它的安全大概是汽车的40倍,以后人们的生活圈可能会因此大大拓展。”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犇腾600重载无人机首次实现10千伏电杆空中运输及精准就位安装
- 媒体聚焦|全国首套“无人车机”协同电力巡检系统上线
- “中大型无人机地勘运输”团体标准立项获批,驼航科技、中飞院联合地勘头部运营企业九重天牵头
- 极飞科技赋能平谷,共建数智果园
- 《中大型无人机地质勘查物资运输作业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立项获批
- 沃飞长空|曹操出行发布“天地空一体化”共享出行蓝图,携手沃飞长空打造出行新体验
- 1500w南京无人机作业数据处理服务招标,南京·西安·河南等地的最新标讯商机丨低空项目
- 省政协副主席杨冠军莅临羚控科技参观指导,共话低空经济发展新机遇
- 驼航科技×宗申航发:2025智博会协同创新成果展示,技术协作激活产业创新链
- 征求意见|《民用无人机机巢通用术语》(征求意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