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智能工厂,工艺改善是第一步
转载 2020-01-06 08:49 盖勒普 来源:盖勒普业内常说,要想实现工业4.0,国内制造企业还有很多的课要补。在要补的课程中,笔者认为工艺是最基础也是需要最先补的一门课。
在工厂的生产全流程相关业务中,工艺工作处于基础与先导地位。如果说设备是工厂的肌肉,传感器和网络是工厂的神经,那么工艺则是工厂的灵魂。因此,改进工艺工作势在必行。
一、工艺优化
工艺工作的改进要从精益优化现有的工艺开始。实行工艺的标准化,从而推广到工艺精益化,再到研究工艺的稳健化。传统生产也好,或者是工业4.0的智能工厂也好,都是需要精益稳定的制造工艺,这个是当前效率和质量问题的最根本途径。人类的智能是没办法和工厂的“智能”相比的,对制造工艺的要求,智能比传统的生产方式要高很多,在工业4.0的环境下,不稳定的工艺规程会出现预测外的错误,使得智能工厂停止运行。
二、数字孪生
为了工艺精益稳健,我们要引入工业4.0里面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数字孪生,就是将现实中的环境与状态,在虚拟的数字空间中模拟出来,创造一个和真实工厂一样样的数字工厂,然后对工艺、规划、流程进行验证、反馈和完善,这样做可以很好地提高工作的稳定,可以为企业节省很多的时间和资源。
三、转变工艺思想
想要变革,那就从最初的思想开始转变。对于传统的工艺人员来说,主要的工作就是很单一的流程工艺规范,到工业4.0时期,这些工艺技术人员主要的工作就是要提炼工艺思考逻辑,不断地补充、完善、优化庞大的工艺数据库,维护工艺的知识数据,剩下的工艺设计工作就全部由计算机来完成。不合时宜的传统工艺思想,这些都会影响生产效率。
四、机器研究和快换夹具的应用
我们一直说工业4.0是智能化的,但是它并不是要取代人,智能工厂不是无人工厂,而是为了让人和机器更好的配合,让劳动生产的效率达到最高。在智能工作之中,我们要消除人工环境的不稳定因素,想要现如今实现高度化的无人自动生产时不现实也不经济,我们需要在这个环节引进的是机器,提高稳定有效率的机器人。机器和快换夹具配合使用,保证柔性的情况下提高生产效率与稳定性。
五、信息系统的集成
对现有的各工艺信息系统进行集成,来实现单一的数据源,保证互联互通。实现所有的业务在统一的平台下运作是工业4.0的重要目标之一。现如今我们工艺信息化的水平是相对较高的,但是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的统筹策划,各个信息系统相对独立,没有共享的信息资源,从而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所以我们需要对信息系统进行一个平台的集成工作,提升整体业务效率。
在实现工业4.0的道路上,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要补的课还很多,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就可以提高自己,这样工业4.0也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喜报】 乐亿通ROYPOW荣获“湾区知名品牌”称号
- 品牌展商五月齐聚LET 2025:共筑“数智工厂×智慧物流×机器人”新生态
- 广东省特检院佛山检测院完成首台加装AGV机器人电梯检验
- 斯科特科技公司推出NexBot AGV
- 合力改变物料搬运方式--合力 • 中叉网 | 2025中国叉车和移动机器人高质量发展万里行”活动在合力总部启航
- 航发机器人案例分享 | 8t 径向取线盘 AGV 赋能线卷搬运智能化升级
- 香港工业总会65周年:光明区率「领先科技考察团」到访劢微机器人
- 观众报名丨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国内观众预登记通道开启
- 专精特新“小巨人”赋能智造新生态 宇锋智能携最新一代智能搬运解决方案亮相137届广交会
- 2025年第一季度无人机行业新品全景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