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级水下机器人首次进军日本市场
转载 2019-08-08 20:53 新华网 来源:新华网新华网天津4月6日电(记者毛振华)5日,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与JOHNAN株式会社、Skyseeker株式会社、tiwaki株式会社在日本东京签署四方合作协议,标志着中国工业级水下机器人首次进军日本市场。根据协议,首批约50台白鲨Mini水下机器人将于近期用于合作日本公司的海洋渔业作业当中。

白鲨Mini水下机器人属于小型工业级ROV缆控水下无人机,具备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一个人就能轻松完成布放。操作者可通过线缆连接控制箱,或使用手柄搭配平板电脑进行操控。
据深之蓝工作人员介绍,白鲨Mini的下潜深度可达100米,覆盖大部分河道、水库、湖泊的观测需求。除了海洋渔业,也可应用于水下环境检测、管道检查、水库勘查、打捞救助、水下拍摄、水下娱乐等。

水下机器人目前仍然是一个新兴产业,中国水下机器人的研发起步较晚,同时还面临着维修成本较高,大规模量产困难,普及应用成本昂贵等挑战。深之蓝瞄准行业痛点,在核心部件和水下技术上已实现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
深之蓝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魏建仓表示:“我们的自主研发生产的水下推进器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正是靠着一次次核心技术的突破,让中国的水下机器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此次签约的JOHNAN株式会社负责人中原林人说:“日本是世界第二大渔业国,在渔业观测应用领域,白鲨Mini有优异的性能和很好的性价比,这也正是我们选择与深之蓝合作的重要原因。”
日本渔民协会代表森山恭雄在参加2018年深之蓝在冲绳举办的水下机器人观摩与操作体验后,对白鲨Mini印象深刻,他说:“原来我们要了解海里的鱼类信息需要用潜水员或者水下摄像头去实现,可观察时间和工作效率都十分有限,而现在这个水下机器人就能帮我们轻松完成这些工作。”

白鲨Mini在冲绳海域拍摄的画面
作为中国首家从事全系列水下智能装备研发、生产、销售的民营企业,深之蓝已建立起完善的研发体系、生产标准、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已累计申请专利190余项,其工业级产品广泛应用于科研科考、救助打捞、水利水电、海洋渔业等领域。
相关资讯
更多- 瑞士BTRY AG宣布完成约570万美元种子基金研发“更小、更安全、更耐高温”全固态电池
- 罗克韦尔宣布新建产线已下线首批自主移动机器人
- Avride获3.75亿美元战略投资以扩张无人出租车与配送机器人
- 以“端到端+全生命周期”:Holman推出机器人资产管理一体化方案
- 展会邀请|双展联动,华诺星空邀您共赴泰国、法国,探索全球安全新未来
- 极飞 | 倒计时 1 天 | 毫厘洞悉 游刃有余
- 唯一一家4场景入围!中国铁塔2025年智联业务一级库结果公布
- 星逻万象入选《2025年江苏省低空制造产业先进技术产品创新应用场景案例》
- SICK发布面向移动机械的人形识别与防撞系统
- “给双脚装上一台‘助力马达’”:耐克发布机能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