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高速增长(新视点)
转载 2019-05-29 09:43 同花顺财经 来源:同花顺财经“随着外部形势出现新变化,今年机械工业运行呈现新的动向,细分行业运行形势分化明显。”在日前举行的2019年机工智库发布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薛一平介绍了今年以来机械工业的运行情况。
机器人产业高速增长,成为行业新引擎。1—3月,机械工业非汽车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76%,13个分行业营业收入均呈现增长。其中,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行业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营业收入增速超过20%,是今年以来机械工业运行新亮点;重型矿山、石化通用行业在上游原材料行业设备改造升级需求的带动下,营业收入增速实现10%—20%的增长;机床制造、机械基础件和内燃机行业收入总体平稳,增幅在8%左右。而汽车制造业表现则较为低迷,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均出现下滑,但降幅较1—2月收窄。
出口由负转正,行业有所回暖。1—3月份机械工业出口1037.15亿美元,同比增速由负转正,增长1.77%。14个主要分行业中11个行业出口实现增长,比1—2月增加10个。其中农机、食品包装设备和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行业出口增幅超过10%,机床工具、机械基础件和其他民用机械行业出口增幅在5%左右,其他行业出口增幅在1%左右。从企业性质看,民营企业出口同比增长8.36%。
“虽然产业运行出现了一些需要关注的情况,但机械工业运行稳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产业发展的态势还将保持,新的发展力量正在积蓄和壮大。”薛一平说。
应对新变化新挑战,机工智库研究员吴双建议,机械企业应该因企制宜,循序渐进地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商业能力建设,实现转型升级。例如,对于在传统模式下已实现高效生产的企业,应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提升规模经济和效率经济;对于小微企业,要做的则是精益化和标准化的提升。
“不少企业一提转型升级就认为要搞智能制造,但我们反对盲目的智能制造”,吴双说,信息化以精益化的管理体系为前提,智能化以信息化的设施部署为基础,要实现智能制造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企业应明确自身所处的行业特征以及发展阶段,选择适合的改造路线,先夯实根基,再一层层地建起自己的摩天大楼。
此外,机工智库建议,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格局下,企业还应努力具备五大基因,即市场观基因,通过寻找特定的细分市场,开辟新型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认知观基因,努力具备完整的产业知识体系及深厚的技术积累,以形成快速响应个性化需求的能力;要素观基因,形成自身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生态观基因,通过产业集群内部的协调能力,既充分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又构建可靠、高效、经济的供应链系统;组织观基因,通过较强的产品组织制造能力,形成较高的生产率。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合力改变物料搬运方式--合力 • 中叉网 | 2025中国叉车和移动机器人高质量发展万里行”活动在合力总部启航
- 航发机器人案例分享 | 8t 径向取线盘 AGV 赋能线卷搬运智能化升级
- 香港工业总会65周年:光明区率「领先科技考察团」到访劢微机器人
- 观众报名丨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国内观众预登记通道开启
- 专精特新“小巨人”赋能智造新生态 宇锋智能携最新一代智能搬运解决方案亮相137届广交会
- 2025年第一季度无人机行业新品全景速览
- 从"防"到"救"全覆盖!6月16-18日 2025广州应急展,一站式洞见安全应急万亿市场
- 活动报名: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全国巡回推介会——成都站即将召开!
- 2025第一季度低空经济行业融资动态
- 博索尼(BOLZONI)支持自动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