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智能共享仓”,「鲸仓科技」获7500万元B+轮投资
转载 2019-01-18 09:11 物流技术与应用 来源:物流技术与应用国内智能仓储行业知名企业鲸仓科技已于近日完成B+轮7500万元融资,本轮融资由旷视科技领投,BV百度风投跟投。鲸仓此轮融资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与旷视和百度风投的合作,加速AI在仓储场景中的应用。
鲸仓科技成立于2012年,主要提供仓储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此前已经推出立体仓库解决方案魔方、“Picking Spider 拣选蜘蛛系统”。目前客户包括环球易购、唯品会等。
根据市面公开信息,2015年鲸仓曾获得由浩方创投投资的300万元天使轮融资;2017年年2月获得金沙江联合的6800万A轮投资,2017年底宣布完成B轮亿元级的融资,投资方为云锋基金、百度风投和金沙江联合。
目前智能仓储赛道的创业公司,主要是以AGV为核心产品,以设备销售为主要模式。但鲸仓却从研发“高密度低成本智能仓”入手,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
创始人李林子表示,鲸仓在2013年就研究过亚马逊的Kiva在中国落地的可能,结果发现中国人工成本只是美国的六分之一,再考虑到中国工人的劳动效率是美国的一倍,实际的人工成本只是美国的十二分之一;因此,仅靠节省人力就能收回设备投资的速度不够快,必须要做到省人(人工)并且省地(房租),才能实现比较好的设备投资回报。
基于这一判断,2014年,鲸仓研发了货到人的密集存储设备“魔方自动货架”,该设备可以提高6倍的仓库利用率,并减少30%的人工。2018年,鲸仓研发了由多种机器人协同工作的密集存储设备“拣选蜘蛛系统”,是由多种机器人协同工作的密集存储设备,可提高6倍仓库利用率,同时实现无人拣选,减少70%的人工。此外,鲸仓还研发了智库系统(i-WMS),能够让机器人和工人高效协同。
目前,鲸仓的模式主要为自建并运营智能共享仓。这一模式很重,为什么鲸仓要选择这样的模式呢?鲸仓CEO李林子分析,这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点原因:
一是智能仓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做智能仓不能光卖设备,一定要自己运营才能得到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二是企业服务大部分是决策者和使用者是分离的,老板拍板买设备,仓储经理去使用,两个角色都不够专业,又是大额投资,决策风险巨大,采取智享仓的模式,客户只需要决策外包价格,不用投资,能降低客户的决策门槛,获得爆发式增长的机会;
三是全球仓储物流业务70%以上都是通过外包来解决,因此外包是主流需求,智能仓作为一个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需要更加专业的服务商。
对于客户来说,降本增效才很可能是买单的重要依据。鲸仓告诉36氪,深圳仓双十一当天,订单下达后16小时内发货的比例高达99.8%,在订单增加6倍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发货时效不变;双十一订单量增加6倍,人数仅增加50%,85人日发6.5万单(40000个SKU没有预包装情况下);郑州保税仓面积仅6千平,双十一单日发货超过28万件;此外,最早的智能仓已经连续2年无故障运行。
推荐阅读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无人机“上架”盘点库存管理:AI与视觉技术助力仓库效率与准确性
- 霍尼韦尔携手Corvus无人机实现仓库盘点自动化
- Gather AI 携手 Burwell推广无人机 AI 驱动仓储解决方案
- 智慧冷链,守护新鲜 | 林德自动化携手厦门益和丰打造冷库智能仓储标杆
- 行业案例 | 牧星重塑3PL企业仓储运营
- 合力部件 产业基石——致力于成为全球一流的零部件供应商
- 星逻智能荣登2025 “低空经济最具投资价值企业TOP30”榜单
- 行业案例 | 牧星助力电商企业迈向更高效未来
- 战略签约!星逻智能与九识智能达成合作,闪耀亮相2025全球智博会
- 直击CeMAT Australia 2025,AirRob飞箱首登大洋洲,破解澳洲物流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