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工业机器人“心脏”取得突破
转载 2018-11-10 07:43 中国金融信息网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5月16日,格力在“新时代·让世界爱上中国造——格力2018再启航”梦想盛典晚会上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用高性能伺服电机及驱动器”经专家组一致认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伺服电机功率密度、过载能力等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这意味着什么?
据公开数据显示,自2003年至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持续快速增长,2017年是2003年的几百倍。2013年以来,我国则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但却主要依赖于进口。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几乎被欧、美、日等国企业所垄断。
由于诸多原因影响,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制造水平较低,关键部件和核心技术均被日本、德国和瑞士等国所控制。比如日本的减速器技术遥遥领先并已形成很强的技术壁垒;德国的工业机器人原材料、本体零部件也是具有很大优势。
而中国尚处于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的下游,主要是系统集成、二次开发、定制性部件和售后服务。换句话说,我国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部件)还处于低端水平。
机器人专用伺服电机是工业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部件之一,此番格力宣告其自主研发制造成功,其意义自是不一般。用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程明教授的话来说,格力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用高性能伺服电机及驱动器的项目成果对提升我国整体智能制造水平非常有利,是我国制造业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它的意义在于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可以从此在伺服电机领域无须依赖于国外,帮助国内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采购成本,在与国际工业机器人企业的市场较量中一争高下。
同时,它将对提升我国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发挥积极作用。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人口红利正逐步消失、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的大背景下,这一突破对于我国工业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从长远角度来说,它也是对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传递出了一个积极信号,就是拿来主义不能掌握核心技术,坚持自主研发是能够获得成功的,能够在更长远的发展道路上立足,并占有重要一席之地。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隐患,而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只有自力更生。
在核心技术自力更生这条路上,格力是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一个典型代表。
毋庸置疑,工业积累的过程是艰辛的,但任何高科技产品,尤其是核心部件(技术)的成功制造,都需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只有从基础做起,逐渐积累起信心和经验,并逐渐培养起经验丰富的团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真正牢牢掌握自主权,从而打造出一个让市场信赖的品牌。
毫无疑问,格力今天在工业机器人伺服电机上的成功“突围”,为其将来在工业机器人制造实现更多的领域“突围”奠定了基础。格力坚持自主研发的策略也将为其在工业机器人,乃至于智能制造等更大的市场领域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AGILOX的优点那真是多到说不完啊!
- 口碑+ | 超百台、六种机器人协同作业!上海西门子开关如何用机器人军团,实现效率跃升350%?
- 智能升级!寻迹智行机器人集群调度系统如何重塑产线叫料新体验?
- 人形机器人凌枢全球首发,工业具身智能迈入跨场景集群作业时代
- OpenMind获2,000万美元融资赋能智能机器人互联
- 斗山机器人公司斥资2,590万美元控股美国Onexia 加速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扩张
- 直击SIA 2025|迈睿机器人揭秘电子制造业AMR柔性智造新范式
- 打造未来自动化新时代——详解印度Origin公司ATI Motors于2025年Product Day的行业影响
- 【创新赋能】行李系统AMR助力重庆机场大件行李智慧化分拣
- 林德自动化为骏创科技量身定制四向穿梭车立体库,以智能物流赋能汽配行业“智”造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