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专家山西论道:人口红利消失 机器人产业空间巨大
转载 2017-04-24 10:16 中国新闻网 来源:中国新闻网23日下午,中国国内机器人领域顶尖专家在山西太原理工大学坐而论道,解析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后,机器人产业领域的巨大发展空间。
当天,包括中国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先进制造处研究员刘进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赵杰、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韩建达、山东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李贻斌等诸多顶尖专家齐聚山西太原,出席“机器人大讲堂三晋行”活动。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应用市场,但令人尴尬的是,当前,中国市场销售的工业机器人中,国产占比不到30%。
不过,这种状况正在改变。中国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先进制造处研究员刘进长表示,中国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但大而不强,多数地区达不到“工业4.0”。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希望借此赶超“工业4.0”。
刘进长说,目前,工业机器人三大基础部件——减速器、电机驱动系统和控制器都需要进口。这导致国产机器人成本压力很大,还不具备相当竞争优势。不过,经过多年发展,国产机器人的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在一些领域已取得突破。
众所周知,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阶段。此间,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中国制造业面临诸多难题。
对此,刘进长表示,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增长,廉价劳动力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目前,人口红利正在消失。未来,在建筑、医疗、服务等领域,机器人将扮演重要角色,这一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面对这一发展空间巨大的产业,中国各地方政府积极介入其中。据统计,中国目前有40多家高新区规划了机器人产业园,30多个城市把机器人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直接和间接的机器人企业已有4000多家。
对此,北京中关村融智特种机器人产业联盟秘书长陈晓东表示,作为资源型省份,山西在制造业、建筑业、农业等方面对机器人需求空间巨大。在人口红利消失的背景下,传统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内陆省份只有高度重视、及时布局,才能在未来产业博弈中占得一席之地。
近年来,百度、乐视等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军智能制造领域。对此,刘进长表示,互联网公司在大数据方面独具优势,机器人领域的巨大市场空间吸引着互联网巨头涌入其中。未来,机器人制造和互联网、大数据产业的结合是发展方向。
针对机器人领域的产融结合问题,刘进长说,2016年,中国民间投资遭遇寒冬。当前,中国虽然有很多产业基金,但真正投在机器人领域的仍然较少,大部分还持观望态度。不过,在政府、行业的积极推动下,这一状况正在改观。(完)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革新之作 凯乐士VFR极窄巷道叉式移动机器人发布
- AGILOX的优点那真是多到说不完啊!
- 口碑+ | 超百台、六种机器人协同作业!上海西门子开关如何用机器人军团,实现效率跃升350%?
- 智能升级!寻迹智行机器人集群调度系统如何重塑产线叫料新体验?
- 人形机器人凌枢全球首发,工业具身智能迈入跨场景集群作业时代
- OpenMind获2,000万美元融资赋能智能机器人互联
- 斗山机器人公司斥资2,590万美元控股美国Onexia 加速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扩张
- 直击SIA 2025|迈睿机器人揭秘电子制造业AMR柔性智造新范式
- 打造未来自动化新时代——详解印度Origin公司ATI Motors于2025年Product Day的行业影响
- 【创新赋能】行李系统AMR助力重庆机场大件行李智慧化分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