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你的言外之意!机器人学会问问题避免犯错
转载 2017-03-24 08:38 来源:SmartTimes
如果有人叫你拿桌上的扳手,你却发现桌上的扳手不只一支,这时候你可能会停下来问:“你是说哪一支扳手?”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研究团队开发Rosen算法,正是想让机器人具备同样的能力。
据ScienceDaily报导,机器人不确定要拿什么物品时,Rosen算法会协助其进行确认,这项研究出自布朗大学教授Stefanie Tellex所领军的Humans to Robots Lab,可望把机器人变成家中和职场的好帮手。
Tellex表示,拿东西是很重要的工作,协作型机器人经常被交付这种任务,但机器人很容易犯错,可能会误解人类的需要,或者觉得指令不够明确,所以研究团队想帮助机器人在不确定的时候发问。
Tellex研究团队先前开发出另一款算法,让机器人模仿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从人类肢体语言获得指令和信息,例如我们请别人拿东西时,通常会说话搭配动作,用手指着要拿取的物品,Tellex认为结合语音指令和肢体动作,机器人会更准确诠释使用者的需求。
不过,该系统仍有进步空间,要是同一个地方有太多相似的东西,机器人又会不知所措,于是Tellex团队想帮助机器人发问,以免拿错物品。
有了新算法Rosen,机器人就懂得评估确定性,一旦觉得很有把握,就会直接拿取物品,但只要没有把握,机器人就会找出最有可能的选项,手在物品上方盘旋,征求人类的许可。
布朗大学研究生David Whitney指出,虽然该系统只询问简单的问题,却懂得依照答案做推论,大幅提升让整套算法的运作校率。例如使用者要机器人拿扳手,桌上却有2支扳手,如果机器人第一次问问题猜错了,就会直接推论是另一支扳手,彷佛领会了言外之意。
为了测试新的算法,研究团队征求未经训练的受测者,来实验室跟机器人互动,在各种情境下要求机器人拿东西,包括机器人绝对不发问、机器人每次只发问一次、机器人只有不确定才发问。测试结果发现新算法懂得聪明发问,大幅提升准确度和效率,受测者也认为机器人变得更聪明。
该研究团队采用很简单的语言模型,顶多只听得懂物品名称,但受测者仍觉得机器人听得懂介系词词组,例如左边的、最靠近我的,他们还觉得机器人会追踪用户的视线。
未来Tellex研究团队会结合更复杂的语言辨识系统,进一步提升系统准确度和效率,让协作型机器人成为家里和职场的好帮手。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STRP方案实战首秀!携手华润医药开启医药流通智能高效新时代
- 革新之作 凯乐士VFR极窄巷道叉式移动机器人发布
- AGILOX的优点那真是多到说不完啊!
- 口碑+ | 超百台、六种机器人协同作业!上海西门子开关如何用机器人军团,实现效率跃升350%?
- 智能升级!寻迹智行机器人集群调度系统如何重塑产线叫料新体验?
- 人形机器人凌枢全球首发,工业具身智能迈入跨场景集群作业时代
- OpenMind获2,000万美元融资赋能智能机器人互联
- 斗山机器人公司斥资2,590万美元控股美国Onexia 加速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扩张
- 直击SIA 2025|迈睿机器人揭秘电子制造业AMR柔性智造新范式
- 打造未来自动化新时代——详解印度Origin公司ATI Motors于2025年Product Day的行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