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占比31% 国产工业机器人正在崛起
转载 2016-08-04 08:17 来源:robotinside2016年6月22日,国际机器人联盟(IFR)发布的一组新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销量已经达到24.8万台,比2014年增长了12%,是2009年的4倍多。全球自动化产业已经从国际金融危机的噩梦中醒来,正在走向繁荣。
其中,光是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德国五个国家,就贡献了全球75%的销量。而我国以6.7万台的用量,成为工业机器人的第一大市场。
只是我国虽然是工业机器人销量第一大国,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却很低,核心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
为了跟上全球制造业升级的步伐,我国先后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提出到2020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5万台以上,培育3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打造5个以上机器人配套产业集群。
受一系列政策鼓励,我国国产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涉及生产机器人的企业超过了800多家,各地方有超过40个以发展机器人为主的产业园区。其中,又以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最为成熟。今年6月16日,美的斥资收购库卡。富士康也已经开始了机器换人计划。
相对于BAT热衷投资的服务机器人和商用机器人,在国内市场还处于探索期,工业机器人目前正进入全面普及的阶段。目前,国产工业机器人所服务的行业已达36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87个行业中类,搬运与上下料、焊接和钎焊、装配及拆卸、涂层与胶封、加工与洁净室是其主要应用领域。
根据IFR的统计数据,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自主品牌生产销量达到20万台以上,占国内总销量的31%。在2013年,这一数字仅为25%。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市场占有率正在逐步提高。
相对于韩国每万名工人工业机器人拥有量478台,日本314台,我国的机器人密度仅为36,工业机器人的市场空间还很大。根据IFR的估计,2018年超过1/3的全球工业机器人将被安装在中国。
如此广袤的蓝海,怎能让人不心动?国际巨头瑞典ABB、日本发那科、安川、德国库卡先后在中国建厂,布局中国市场。国内方面,新松机器人、广州数控、新时达以及埃夫特等厂商背靠科研院所,已经形成初步优势。
国际大势、政策鼓励,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正处在风起云涌的时刻。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FORT Robotics B 轮增资1890 万美元加速智能机器安全平台布局
- 核工业机器人在英上岗
- STRP方案实战首秀!携手华润医药开启医药流通智能高效新时代
- 革新之作 凯乐士VFR极窄巷道叉式移动机器人发布
- AGILOX的优点那真是多到说不完啊!
- 口碑+ | 超百台、六种机器人协同作业!上海西门子开关如何用机器人军团,实现效率跃升350%?
- 智能升级!寻迹智行机器人集群调度系统如何重塑产线叫料新体验?
- 人形机器人凌枢全球首发,工业具身智能迈入跨场景集群作业时代
- OpenMind获2,000万美元融资赋能智能机器人互联
- 斗山机器人公司斥资2,590万美元控股美国Onexia 加速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