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无人机“空中巡河”!嘉兴港区科技治水提档再升级!

转载 2020-07-13 12:09 读嘉 来源:读嘉

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缓缓飞过河道上空

“目光”不放过任何角角落落……

日前,嘉兴港区的县级河道牛桥港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巡河员”,开展了一次高效率、全方位、无死角的河道巡查。

引入无人机开展“空中巡河”,是嘉兴港区科技治水提档升级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得益于科技治水等一系列硬核举措,嘉兴港区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提升。

6月监测数据显示,嘉兴港区20条监测河流中,监测断面水质为Ⅲ类有5条,监测断面水质为Ⅳ类有15条,全域水质较去年同期有明显改善。

1

/ 全力打赢碧水保卫战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嘉兴港区来说,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是打造杭州湾北岸和谐生态新港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根据2020年嘉兴港区生态创建工作要点,在治水方面,嘉兴港区今年的主要目标是水质出入境断面考核保持优秀,断面全部达到Ⅳ类及以上水体,其中Ⅲ类水体占比40%以上。

据介绍,为打赢碧水保卫战,嘉兴港区明确了“时间表”,制定了“路线图”,全力以赴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履行“决不把脏乱差、污泥浊水、违章建筑带入全面小康”的庄严承诺:

一方面,进一步推进河道清淤工程,计划对区域内24条河道进行清淤,共计14.6公里,疏浚量9.4万立方米,涉及河岸工程建设2.9公里;另一方面,继续做好污水零直排巩固、提升工作,切实抓好污染源源头管控,全面完成农村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工程建设,确保通过农村生活污水达标排放验收。

科技治水和生态治水同频共振、多点发力

例如,在生态治水方面,今年以来,嘉兴港区积极推进实施园区“引新促流”计划,合理布局种植水生植物、增加园区水体含氧量,已推动园区生态治理初见成效。此外,以环城河创建美丽河湖为契机,一条水清、景美的休闲景观带呼之欲出,将扮靓港区居民的美好生活。

严把巡查督办关,推动治水出成效

一方面,以“河长制”工作提档升级为契机,持续开展水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考核以及以水质达标为导向的量化考核,切实强化河道日常维护管理和水环境质量改善保障;另一方面,严格落实水质监测预警和协同调度机制,加强部门协同推进,加密水质巡查和监测预警。今年,嘉兴港区还将加强全域河道保洁考核、督查力度,并开展新一轮入海排污口排查,加强入海排污口规范化建设。

2

/ 科技治水再度提档升级 /

推动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河道水质是动态变化的,今年4月的监测数据显示,监测断面水质为Ⅲ类的达到9条,监测断面水质为Ⅳ类的有11条,但6月的监测数据又有变动,这从客观上要求我们要久久为功。

——嘉兴港区“五水共治”办相关负责人

推动科技治水提档升级

是嘉兴港区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的重要抓手

为全面提升嘉兴港区水环境治理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进而为嘉兴港区水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今年,嘉兴港区再投入350万元实施嘉兴港区“五水(气)共治”智慧管理平台运营升级服务项目。

据介绍,该项目包括软件升级服务、无人机巡河服务、河道视频监控、企业三废数据接入,以及农务平台数据接入等。

日前,嘉兴港区“五水共治”办会同嘉兴港区“五水(气)共治”智慧管理平台第三方运营机构,在区域内城河、牛桥港等多处河道开展了无人机试飞,达到了监测、补盲等预期目标。

一些河道的河段环境复杂,车开不到、船驶不进、人到不了,巡查只能‘望河兴叹’,仅靠人力巡查,显然力不从心。借助无人机,可以全方位、无死角观察河道情况,辅助查找污染源,及时采集水样,实现粗放式巡河向精准化巡河转变。

——嘉兴港区“五水共治”办相关负责人

小编了解到

今年,在原有平台建成并接入19路视频监控的基础上,嘉兴港区还新增了20路河道视频监控,实现对港区剩余所有县级、镇级及河道断面视频监控全覆盖,进一步堵住了偷倒、偷排等污染源漏洞。

0 0

网友评论

取消